当前位置:凯歌秘书网>工作总结 > 【卫生总结】市卫生局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卫生总结】市卫生局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20 14:36:02 工作总结 浏览量:

2009年卫生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2009年,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个监管”要求,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总结】市卫生局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卫生总结】市卫生局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2009年卫生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个监管”要求,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一年来,没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有效落实。

2009年,我市继续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县(市、区)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食品安全工作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表彰会议等多次会议,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专门下发了《嘉兴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嘉兴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嘉兴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09年度嘉兴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监测抽检计划》等10多个文件,研究部署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通过听取汇报、深入调研、实地检查等,重视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人大、市政协也多次组织开展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调研、视察、督查活动。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得到有效落实。

(二)食品药品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在去年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及时总结创建经验,深入推进全市的示范创建工作,并积极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种植基地、示范养殖基地、示范生产加工企业、示范市场、示范放心店、示范酒店和示范学校食堂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立体式示范创建格局。到目前,我市已有1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6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实现了“满堂红”;有63个市级示范镇(街道),占镇(街道)总数的87.5%。去年底,全市7个县(市、区)均成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今年,进一步巩固成果、提质扩面,农村药品监管网、供应网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市、县、镇、村、社区及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成率达到三个100%。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县、镇和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创建工作均居全省前列。

(三)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扎实推进。

通过采取专项整治、联合整治、部门执法等形式,不断加大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力度。在药品安全领域,先后组织开展了药品批发企业“挂靠过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质量、非药品冒充药品、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原辅料、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及隐形眼镜市场等多个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跟踪抽验不合格药品、违法广告宣传药品、群众举报投诉多的药品和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中成药等监督抽验力度,进一步提高抽样的针对性和监督检查覆盖面。通过一系列专项整治、监督抽查,进一步规范了药械市场秩序,净化了市场环境。同时,积极应对、及时有效处置上级局通报的、由外地生产企业生产的“糖脂宁胶囊”、人用狂犬病疫苗、双黄连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23起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对问题批次药品在全市范围内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责令所有涉药单位在第一时间停止使用和销售;第一时间与新闻媒体沟通,公布相关信息,消除群众的恐慌心里,维护社会稳定。最近,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我市部署开展了为期二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陈越强任组长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陆娟梅局长兼任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目前,以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和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在我市开展。在食品安全领域,根据上级部署,全面开展了为期二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活动,重点就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和进出口食品、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畜禽屠宰、保健食品等七个方面进行集中整顿。省和全国专项整治考核评价组先后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农业部门对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料添加剂、种畜禽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质监部门开展了以豆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饮用水四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工商部门重点整顿售假问题突出的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和食杂店;卫生部门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等小型餐饮单位。食品药品专项整行动的深入推进,进一步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深入实施。

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在药品安全方面,扎实开展“小药店”整规工作,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年初,在海盐召开了全市“小药店”整规工作推进会,提出了整规工作的目标要求;每月对“小药店”整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及时解决整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予以解决,先后三次组织对整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由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创新机制、强化督查,全市“小药店”整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至11月底,在全省率先100%完成整规目标任务。严格执行GMPGSP管理要求,组织开展跟踪检查、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落实驻厂监督员制度,进一步提升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强化特殊药品监管,组织开展经营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经营资质许可工作,开展对非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购买咖啡因和经营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等重点监管品种专项检查;全面推进特殊药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品种和药品仓库温湿度在线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实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以高风险医疗器械、问题企业、整改企业为重点,全面开展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覆盖面达100%;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38号令,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药械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培训、督促自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在食品安全方面,着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标准化生产达到80余万亩,累计通过认证的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38个,绿色食品106个,有机产品29个;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市区27个农贸市场蔬菜检测信息在网上实时监控,并在市场公布。强化食品生产加工源头监管,全面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全市707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820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率达到100%。强化流通领域监管,推进不合格食品退市销毁等6项制度,强化企业自律;加大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力度,全面落实生猪瘦肉精宰前检测制度,生猪定点屠宰率城区达到100%,乡镇达到98%以上,两项指标均超过省定目标要求。强化餐饮环节监管,在全市所有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全市餐饮业共有A级单位152家、B级单位712家、C级单位11532家,在A级单位中推行“五常法”管理。

(五)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更加完善。

坚持“预防在先,监管在前”,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网络体系。一是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水平。在完善监管责任网的同时,不断深化“现代流通网”建设,大力推进连锁便利店建设。目前,已在全市54个镇开设74家连锁超市,在754个行政村建立1137家放心店,全市镇连锁超市、村放心店覆盖率,放心店主体配送率巩固在100%,村级便利店覆盖率88%。实施“放心店”优胜劣汰、梯级创建的竞争机制,已累计淘汰不合格放心店121家,提高了放心店创建工作的持久力和竞争力。同时,积极做好放心店向社区、校园、景区和厂区等的延伸,全市已建社区放心店119家、校园放心店58家、景区放心店13家、厂区放心店2家。与此同时,加大群众监督网整合力度,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向社区延伸,并继续健全群众监督员工作制度,拓宽培训教育方式,充实培训教育内容,落实报酬待遇和工作经费,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监督网的运行效能。二是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推进,试点面已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市、区),试点行业涉及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9个行业。同时,扎实开展药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已连续三年对全市1100多家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按照信用等级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分级监管措施和信用奖惩制度,加大对低信用等级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促进企业自律机制形成,有效控制和防范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开展了“平安药企”、“平安药店”创建工作,整个考核评定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深入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五统一”原则,今年继续由市政府办公室发文,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点品种统一抽检评价工作,通过统一确定抽检任务、统一配置使用检测资源、统一核拨检验监测经费、统一汇总利用检测结果等方式,有效地整合了各部门食品安全检测资源。三是不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严格实施食品药品下架退市制度和食品药品召回制度,不断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着力完善市、县、镇应急管理体系,市、县和部分镇均开展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处置培训和教育。继续整合监测资源,年初,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进行整合完善,在市食品药检所建立监测中心,在7个县(市、区)及市一院、二院建立9个分中心,每个县医疗机构建立一个监测站,每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一个监测点,监测网络进一步健全。

(六)食品药品宣传教育不断深化。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种载体,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一是利用重大节日等集中开展宣传。在元旦、春节、“3·15”、“五·一”、国庆等节日和夏季食品药品安全重点时段,分别采取联合或分头进行等方式,通过现场开展真假食品药品对照、受理举报投诉、解答群众咨询、有奖知识竞猜、展出宣传图板和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121日是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实施八周年纪念日,我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以“六个一”为重点的宣传周活动,通过上街宣传咨询、快检车现场检测服务、假劣药械销毁展示、药械执法检查、清理家庭小药箱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传了法律和安全知识。二是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宣传服务活动,组织社区群众、涉药单位以及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安全用药,家庭健康”知识竞赛,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营造全社会参与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今年,2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于61日开始正式实施,我市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多次组织上街咨询宣传活动的同时,今年 4月和8月,分别邀请了省局顾问叶永茂来我市“南湖讲坛”和市“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第四期骨干培训班及各县(市、区)党委中心组、党校培训班,作食品安全法专题报告;5月下旬,部署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陈越强副市长专门撰写了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文章在《嘉兴日报》上刊登,组织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商场、餐饮等单位在显要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张贴《食品安全法》宣传画;组织各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我市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主要媒体,也在显要版面和主要时段,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工作动态宣传报导,嘉兴电视台三个频道播放了《食品安全法》公益广告,为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今年来,我们着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管队伍整体素质。局党委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推进监管工作、促进转型升级、提升监管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学习提素质、深入调研聚共识、开门纳谏找问题、全面整改强落实、真诚服务促发展等举措,使监管队伍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监管能力有了新提高、解决难题有了新突破、保障安全有了新成效、促进发展有了新举措,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在对我局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100%,在对我局履行职责、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作风建设等七个方面测评中,满意率为99.6%(其中:2票认为我局开拓创新不够)。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发展上下功夫,深入开展了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和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使班子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二是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进一步健全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等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和管理制度,共53项,其中,保留28项、修订11项、新建14项,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特别是抓住今明两年药品零售企业大换证的契机,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出台了换证工作程序、规范和标准要求,保质保量地做好换证工作,认真做好审批事项下放工作等。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严格执行稽查办案、案件审核、处罚执行“三分离”制度,认真执行案件合议、法制机构审核、领导审批等工作程序,重大案件提交案审委集体讨论,今年,还出台了依法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和药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并对37项常用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进行了细化,同时,积极推行说理性行政处罚决定书,今年先后二次组织了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不断提高行政许可和行政办案工作质量。多年来,我局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我局行政执法工作连续三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单位,办事窗口今年被市纪委、市政府纠风办评为2009年度嘉兴市“服务民生满意站所(办事窗口)”。三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药械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药品检验检测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监督抽验覆盖面不断提升。去年以来,240万元的液相质谱联用仪投入使用,加大了对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中成药等的非标检验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郑继伟副省长在我市专报信息上作重要批示:“加强药品非标检验,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嘉兴的做法值得提倡。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充分运用非标检验的成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对后处理,要分类梳理出流程。”今年,85万元的药品快检车投入使用,共现场筛查药品1014批,检出可疑药品55批,送实验室进一步检验,检验检测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抽验工作的针对性和监督检查覆盖面,有效地保障了我市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与此同时,我市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于318日正式立项,项目建设规模9580平方米,总投资3653万元,设计方案经11月初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下一步将进入扩初会审,可望于春节后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市食品药品监督检测能力与水平。

(八)药械监管机制不断创新。

为在工作上求突破、求发展,推动全市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局积极探索药械监管新举措,全面提升了监管效能。一是深入开展重点特色课题试点工作。年初,我局对监管工作中碰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了药械远程监管、药学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害事件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等8个重点特色课题,分别确定了主办单位和协办处室,一年来,课题承办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药学服务进社区,安全用药进家庭”课题全面启动以来,已开展药学服务活动62场次,累计服务6700余人次,在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普及安全用药知识、促成监管部门、药品零售企业和人民群众三者的良好互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小药店”整规课题开展以来,试点药店全部实现了“六有三无” 和“八统一”的管理目标,“小药店”整规率达到100%,名列全省第一。这两项课题推进情况均得到市政府副市长陈越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年终我局将组织对试点课题进行评估,对绩效好、推广价值大的监管新举措,适时向全系统推开。二是全面实施药械监管八小时外巡查活动。由于少数药械企业自律意识不强,经营不规范行为在双休日和机关工作下班以后的特定时间段显得尤为突出。为提升药械监管效能与质量,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我局在去年市本级开展药械监管八小时外巡查活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此项新举措。巡查的对象主要是药品零售企业和隐形眼镜经营企业,巡查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主要在双休日或工作日晚上,一般每周安排一次,巡查人员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专业人员与综合处室人员混合组队。今年以来共出动人员1582人次,巡查单位1561家次。通过实施八小时外巡查监管新模式,一方面使全市药械市场处于全天候有效可控状态,另一方面也全面提升了机关人员的监管能力,培养了复合型人才。三是继续实施驻店药师“黑名单”制度。为确保驻店药师在职在岗,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局进一步加强了驻店药师审批和监管力度,出台了驻店药师“黑名单”制度,即对涉及虚假承诺的驻店药师,列入“黑名单”,取消其在该店的任职资格,两年内不得在该市范围内的药店任职。今年共有13名药师被列入“黑名单”,通过强化药师队伍管理,有效遏制了药师虚挂行为,驻店药师到岗率明显提高,服务群众更及时有效。中国医药报上多次报道过我局这一监管举措,不少地方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借鉴我局的做法。四是实施药品经营连锁企业捆绑式监管模式。针对少数药品连锁企业总部对门店放松管理,门店质量不高的实际,去年,我局出台了“捆绑式”监管举措,即:规定了如在门店出现药师缺额、兼职、挂职情况以及在信用等级评级中被确定为失信、严重失信等级的,则不予受理连锁企业新申请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申请。此项监管措施实施以来,连锁企业强化了对所属所有门店的管理,彻底改变了“只办不管”的状况,达到了“少生、优生”的目标,连锁门店的管理和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此外,我局还积极实施消费者购药权益保障措施和药品零售企业监督检查公示制度,全面提升监管质量与效能。

(九)医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围绕医药经济发展急需、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服务企业我们在行动—百名干部进百企”“三送”专项服务活动,促进了我市医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和开展培训,提升药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和GMP管理水平。今年,我局已组织60多名药学专家每周一次走进企业,开展“一对一”、“手把手”服务;组织空气净化系统及验证管理专题培训班,对全市药品生产企业100多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药用辅料、医用氧及药包材企业的90多名检验人员,进行药品理化检验基本理论及规范化操作、药包材检测规范、常见中药材鉴别等内容的培训;对1000余名药品零售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药品经营许可规范性文件讲解、药品营销职业道德、药源疾病及防治、中药的抗衰老作用等内容的培训。二是通过走进企业进行现场咨询和服务,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市系统有200多人次走进22家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包材企业开展服务。通过对企业新建厂房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核,避免生产布局不合理状况;对企业硬件改造、注册申报资料和GMP认证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使辖区内的药品生产企业管理更加规范,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的各种检查。今年我辖区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1家,5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和省GMP复认证,2家药品生产企业5个新药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的注册研制和生产现场检查,1家药包材企业4个注册申请品种通过省局的现场核查。三是通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企业自律。与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按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质量监管例会平台,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每季度参加由我局主持召开的药品“质量监管例会”,通报有关情况、研究重要措施和交流经验,进一步增进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GMP执行力,杜绝药品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建立飞行检查和GMP跟踪检查制度,促使企业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GMP体系下生产出质量可靠的药品。

推荐访问:卫生局 食品药品 工作总结 【卫生总结】市卫生局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凯歌秘书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凯歌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凯歌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901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