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歌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德育工作存在问题9篇

德育工作存在问题9篇

时间:2023-11-22 11:24: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三堤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德育的本质是育德,是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依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写写征文、办办手抄报、开个主题班会等,教师讲授多、管较多,学生参与的也多,但真正体验的少,明显不适合学生需要,收效甚微,大多数的学生应付班主任老师布置的德育作业。

  二、德育队伍素质偏低

  学校教师老龄化,75%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部分教师的修养和素质与学高身正的要求尚有差距,给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个别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工作方法有时也不得当,导致在组织活动是准备不充足,活动效果不太明显。

  三、德育工作后劲不足

  虽然学校设有少先队,也经常开展少先队活动,但是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或者是任课老师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怕在学校或市级抽考中被约谈,这就在无形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怕过多的德育活动牵扯学生太多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

  四、个别学生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五、心理健康教育不够规范,效果不够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由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不严,导致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较差,缺少了家长的有力配合,给学校思想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1、教书育人,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充分利用品德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道德、利用教法中的道德、利用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等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活动育人。充分发挥常规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班级教导会等活动充分、体验深刻的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节约教育等活动,培养学良好的行为习惯。

  4、管理育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德育回归生活。管理不是为了约束人,而是为了解放人。从远离生活到贴近学生,“从小事着手”,重视学生的共同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5、发挥少先队专门机构的职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

篇二: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精心整理

  我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德育认识有偏差

  一些老师在教学压力下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有偏差,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求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使一部分感到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抬不起头,厌学,学不进去又没有正事可做,于是出现课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违纪情况。

  2、德育目标不清楚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无明确的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导致德育缺乏系统性。德育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卫生出现问题讲卫生,纪律出现问题讲守纪,学生打架讲团结友爱,德育的功利性普遍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仅一节的班会课,除了有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工作,要么成了说教课,有时干脆上课或让学生做作业。有时开的时候也处于“放羊”状态,流于形式(应付政教处检查)。

  3、德育形式单一

  大部分的思想教育都是采用开会、谈心、通过校信通联系、叫家长到校等方式,办法不多,形式老套,基本上被学生摸熟,提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4、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管理者、班主任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应该说我校绝大多数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不是缺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而是缺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一些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个别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班级管理很不到位,不适宜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5、德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

  教师对德育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因为对教师德育成绩的认可程度比不上学科成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研究,这样一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不能不对随时代变化的学生摇头叹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时代性。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6、全员德育意识、制度尚待加强

  全员德育要从全体行政人员开始,大家要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共同教育,不要视而不见。在全校层面,全员德育要落到实处还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现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样不能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德育工作始终不能深入推进,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考核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7、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

  精心整理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没有任何的要求,学生对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们在学校里得过且过,整天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地打发时间,在学校里无心学习,并且不把学校的纪律当一回事,时常有违纪行为,“反正家长也不管我”成了他们心安里得地违纪的理由。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良知又不允许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学生“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可是一旦这种学生多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教师就会感觉比较难管,再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不配合,这样光靠教师的“孤军奋战”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8、忙碌的家庭增多,很多学生缺乏完整的家庭的关爱

  现在忙碌的家庭为了生计赚钱的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成了“爹不亲,妈不爱”的“多余的人”,他的父母往往把对孩子教育的义务推给学校,而自己却放手不管,或是相互推脱。在学校里,这些学生往往很难和别的学生相处,缺少伙伴的关心,在加上在家缺少父母的关爱,就特别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教师的思想工作在这些学生身上往往收效甚微,加上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些孩子就很容易走上“邪路”,不能像别的学生那样健康地成长。

  二、应对策略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如果选好用好了班主任,就等于完成了学校工作的大半。这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把班主任培训当作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并且建立起长效机制,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班主任师德修养,帮助班主任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适应教育新形势的要求。(1)改进班主任例会制度。在班主任例会中增加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2)试行班主任工作研修制度。建议学校经常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和研究,接受提高层次的教育培训。

  2、以科研为先导,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两面性,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家庭中小太阳般的特殊地位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多的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学生的早恋问题,越来越多的师生冲突(顶撞老师,有时甚至对老师实施报复)问题,等等,都是学样德育工作中需要探讨、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德育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展开,而其有效解决途径和方法也必须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开展以班主任为骨干队伍的德育科研活动,不仅对于提高班主任队伍自身素质,而且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大的作用。

  3、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我校刚召开了团学双代会,选出了团委、学生会的各类干部,如何利用好这两支队伍是当务之急。其中,在建立社团组织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除校园广播站外,学生社团组织太少,且在学生中覆盖面小。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增长才干,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群众性组织,我们应积极促进各种社团组织的成立,并指导学生们开展工作。

  4、多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特别是要争取家长的积极的配合

  要想真正做好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应该首先在平时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进行积极有效的工作,比如可以通过经常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表现、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也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这种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或者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工作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到把学生的思想工作时

  精心整理

  时放在心上。同时,教师要争取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的家长,教师还要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争取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思想教育。做好了这些家长的工作,再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多了。

  5、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作为一个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应如此。一个学习成绩好、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能带给一个教师无上的骄傲和自豪,而一个学习困难、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所带给教师的可能就是许许多多的麻烦。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于这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应该付诸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在平时让这些学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仍然在平等地对待他们,甚至是更加关心、爱护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在集体的怀抱里健康地成长。

  6、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德育工作既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化消费心理,不断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增强,需要我们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阐述自我观点的场合,创造发挥他们兴趣特长的机会。而校园文化充实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恰好能满足学生多方位的心理需求,使不良的另类文化在校园中无处容身,取而代之的是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7、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学校中切实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做好思想准备,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法制教育活动,请公安、司法部门的有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犯罪实例,从而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强化自身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识别不良现象的能力。只有青少年强化了自身保护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拒绝各类不良影响,从根本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

篇三: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班主任来说,他是班级的领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初中生阶段是学生叛逆心理最强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常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自主能力和自我评判能力较差。所以班主任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德育工作中,忽视师生互动作用:我们知道,良好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中,很多班主任存在下列两种错误想法:一是片面强调教师作用,以为教师地位至高无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要听而不问,信而不疑;二是对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理解极端,认为要构建融洽民主师生关系,就是放弃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放任自由,甚至与学生称兄道弟。这两种错误思想,要么导致严重的师生隔阂;要么导致教师基本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非常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问题二:只重言传,不重身教:德育工作讲究潜移默化,如果只重言传不重身教,一旦教师出现言行不一现象,将大大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根本谈不上德育实效。

  问题三:严格要求学生,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的理解:有这种思想的教师,日常工作中常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现象,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久之必将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问题四: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这种教师只停留于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他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思想活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问题五: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某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拘泥于

  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样化、层次化的客观事实。这种德育工作毫无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其实效。问题六: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学校,自主权限不大,学校无力给班主任老师提供更大、更多的利益方面的扶持,再加上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的转型时期,被戏称为“叛逆危险期”,需要初中班主任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引导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二、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德育工作,可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构建真正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育工作说到底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心理交流活动,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真正谈得上心理的默契、交流。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理解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认真听取学生相关建议,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级体中的主人。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亦师亦友、亦友亦生”的关系,获得学生信任;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忽视差生,不宠爱优生,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在开展后进生德育工作时,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其人格,努力挖掘其闪光点,鼓动其进步,对优等生不能溺爱,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慎防其缺点。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学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

  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在学校呆了,在这我连死的心都有!”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过存在不小的问题。在这几天,月考刚过,在我们班有个女同学成绩出来之后一看总分不上600分,还没等老师分析,那天晚上就情绪失控,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大哭,第二天当我找他谈的时候他给我说,“老师,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怎么这次会不上600分呢?在学校我的压力太大,我想回家一段时间。”起先,我没同意,给他谈了很多,后来他又给他爸爸打电话,告诉他爸爸,在学校他实在呆不下去了,太压抑了,他爸爸到校后非常沉重地给我说,“二三百人的工厂我管理得井井有条,对于他,张老师,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难道真的是这位学生有问题吗?如果我们老师能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主动和他谈心,交流。我想他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厌学情绪。所以,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我们的工作没到位,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与他们共同成长,才能发现每块田地的生长情况。再次,赏识教育也要有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是必要的,可过了头学生就可能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学生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一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盲目地肯定优秀的学生,说他们很有希望,无疑只会增长他们的傲气和狂劲。赏识教育可以使那些有着自卑感,自尊心差的学生胆小内向很少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赏识如阳光,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对策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德育工作绝不是某种道德规范、原则的简单灌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迁移、判断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基于此认识,德育中,学生知识的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为达此目的,班主任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者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道德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第二、注重“榜样”

  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一靠挖掘,二靠培养。作为班主任,首要一点就是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通过自身良好的榜样形象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在学生群体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挖掘、培养优秀学生。收集社会上优秀名人品德事迹,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去感悟;第三、建立科学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完善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在评价学生时,不局限于学生懂得了什么,懂得了多少,而应注重其实际行动;不拘泥于成见,而辩证地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学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案例:我班廖明俊同学,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少文化。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爱讲话,做小动作。书写潦草,有时不完成作业。缺少是非心,随意性强,容易受社会家庭学校的负面影响。我就和他谈心,和他母亲交流,正面、侧面去了解他。编座位时让他和对己严又有影响的女干部李明洁坐在一起,督促他,培养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寝室里他讲话,早晨赖床,起床不积极,我就让袁帅一帮一,先喊醒,我再到寝室催他,一连几天。后来,他就不好意思,慢慢就养成了按时起床的习惯。在班里也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有体育特长,力量大。运动会他报了引体向上、掷铅球等项目,为班级争了光。他在

  寝室的影响大,就选他当寝室长,让他承担一定的责任。他管理的寝室不错,纪律清洁卫生都让我很少操心。对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心灵交流。期中考试,他成绩进步显著。我趁热打铁,评选他当上学校进步学生。他就有了自尊自信心,向上进取。于是,我在班内就让付华龙做克服缺点取得进步的典型,去感染和带动有类似毛病的其他同学,带动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

  所以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一个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在他们身上也都有很多长处和优点,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做“伯乐”,善于主动发现。相信他们的优点就会“暴露”出来,使我们为之所动。老师表扬和鼓励他们,能让他们享受进步的喜悦,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不足,要正视学生的缺点错误,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付出实际行动不断进步。以进步学生为典型,感染和带动有类似毛病的其他同学,带动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就能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对策三:当好“心理医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受自身成长环境影响。对同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不同学生有不同观点,正因如此,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勇于,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相关的教育原则、理论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其功能。

  因此我们要正确正视学生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我们教师日常所熟悉的学生差异主要是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因此,自然会感到绩差生与绩优生之间的差异是一个问题,认为智力水平多样化对搞好教学是一个障碍。其实,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我们仅仅从单一维度上来看待和认识学生所造成的。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我们就会认为差异就是教学的问题和障碍,因而,也就会失去享受差异资源的可能。

  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对学生的差异有什么进一步认识呢?就像刚刚举得例子一样,人和人的差异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还有智力类型的差异。个体的智能是多维度的。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这种不同维度的差异是一种资源,它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让我们有机会发挥自我的优势,同时促进不足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要做到:

  1、充分分析自己学生的个性,做到了如指掌。

  帮助学生分析有哪些发展的潜能,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挑动学生对自己的现状产生不满的情绪,让学生感觉每天都有收获和新的希望,不断激励自己向前进。

  2、多组织和开展校园集体活动。

  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机会,既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够让学生找到成就感。每个学生在某些方面可能优越与其他的人,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自信。

  3、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显露他们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外因条件,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氛围。

  4、充分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必须首先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得以释放。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5、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体验。无论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还是奖品,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起来。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设教学环节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独特性,确认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不同智力表现的教学环境,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积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须知,有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总之,德育工作方法多样,作为初中特殊阶段,班主任应正确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遵循道德规律,贯彻教育原则,灵活运用教育方法。才能获得最佳德育实效。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班主任工作和本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强对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抓学习胜于抓思想教育,往往是德育工作受到教学的冲击,以学习好代替了一切。

  2、忽视了工作的艺术性;例:在批评学生时多表现为头脑不冷静,有时把学生批得体无完肤,让学生无地自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而导致有些学生有各方面后退的现象。

  4、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助手,是学校各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和学生家庭及社会教育因素的协调者。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意图要通过班主任落实到学生身上,但目前大部分班主任都没有发挥应有

  的作用,主观原因是班主任的观念落后,思想有问题。

  5、预科班的学生相对中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年龄差距,而且班级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班级,导致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不能跟中学生相提并论,但是既然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学习,就应该尽量能够跟高年级的学生一样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6、几乎整班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观念,生活环境以及种种原因导致学生不知学习对他的将来有何应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我们的班级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尽快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1、提高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质。(1)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2)从爱护学生出发,做到关心学生,服务于学生,以爱心去感化学生。(3)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4)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抓好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是常规工作,建立好班委会,选出学生信任的老师得力帮手,让学生管理学生,慢慢的培养班级整体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教会学生干部学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精神和工作能力,教育学生热心为班集体服务。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个别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找原因,多沟通,使全体学生都受到集体的关怀,乐意融入在班集体中。

  5、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想观念;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知道在这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时代,没有文化的可怕性和严重性,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想象问题的可怕性。

  (三)、班主任多从正面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做班主任工作,自然就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教育教学,有时该体罚的进行适

  当的体罚;有时该赞扬的学生进行赞扬,为学生而感动;有时毫不掩饰地向学生表白心迹,或许比过多批评学生更有效果,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人。俗话说:尊重见真情,爱心架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不比谁缺少任何东西,做为班主任应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使他们始终处在愉悦的心境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毋庸置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尊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自贱。一个真正的班主任,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对待学生要有童心、有宽容、有理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用我们班主任的美丽的语言和善良的行动,去点击学生单纯的心灵,何愁学生不健康成长。

  (四)、班主任要有三种协调能力。

  一是要协调好各任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班主任既是本班学生的领导者,又是本班任课教师的组织者。班主任要根据各科特点,调节、平衡学生的课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是要协调各任科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要团结、尊重各任课教师,进而协调关系,使大家彼此信任、尊重,顾全大局,识大体,步调一致。

  三是协调好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六年级这种年龄的学生往往感情用事,主观随意性强,他们对任课教师的感情往往影响教学,因此,班主任在师生中间的协调、勾通非常重要。应及时获取师生间的信息,班主任要象纽带一样,紧紧地把师生连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任课教师的教学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索

  县

  中

  学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强对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抓学习胜于抓思想教育,往往是德育工作受到教学的冲击,以学习好代替了一切。

  2、忽视了工作的艺术性。例:在批评学生时多表现为头脑不冷静,有时把学生批得体无完肤,让学生无地自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家访时,有的只是向家长告状,让家长也很没有面子,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3、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助手,是学校各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和学生家庭及社会教育因素的协调者。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意图要通过班主任落实到学生身上,但目前大部分班主任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观原因是班主任的观念落后,思想有问题。

  4、班级活动开展少。学习氛围沉闷,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班级气氛不活跃。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我们的班级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尽快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1、提高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质。(1)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2)从爱护学生出发,做到关心学生,服务于学生,以爱心去感化学生。(3)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4)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抓好常规工作: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是常规工作,建立好班委会,选出学生信任的老师得力帮

  手。

  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教会学生干部学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精神和工作能力,教育学生热心为班集体服务。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个别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找原因,多沟通,使全体学生都受到集体的关怀,乐意融入在班集体中。

  (三)、教育班主任多从正面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懂得学生的心理。做班主任工作,自然就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候赞扬学生,为学生而感动,毫不掩饰地向学生表白心迹,或许比过多批评学生更有效果,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人。俗话说:尊重见真情,爱心架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不比谁缺少任何东西,做为班主任应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使他们始终处在愉悦的心境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毋庸置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尊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自贱。一个真正的班主任,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对待学生要有童心、有宽容、有理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用我们班主任的美丽的语言和善良的行动,去点击学生单纯的心灵,何愁学生不健康成长。

  (四)、教育班主任要有三种协调能力。

  一是要协调好各任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班主任既是本班学生的领导者,又是本班任课教师的组织者。班主任要根据各科特点,调节、平衡学生的课业,减轻

  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是要协调各任科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要团结、尊重各任课教师,进而协调关系,使大家彼此信任、尊重,顾全大局,识大体,步调一致。

  三是协调好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往往感情用事,主观随意性强,他们对任课教师的感情往往影响教学,因此,班主任在师

  生中间的协调、勾通非常重要。应及时获取师生间的信息,班主任要象纽带一样,紧紧地把师生连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任课教师的教学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柳

  林

  二

  中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舒城师范附小

  杨圣霞

  班主任工作是异常繁琐而又复杂的,担任班主任近有13年的时间了。可是对于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却还在探索、困惑阶段。我深感,做好班主任工作,真的好难!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管理学生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有:(1)如何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2)学生在多次教育下仍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无视老师的批评与教育(3)学生个性太强,能力弱,习惯差的学生,如何有效的引导。(4)故班风正,但学风不很浓(5)现在孩子缺乏爱心。

  (6)孩子的情感很细腻,如何再不伤害学生心灵的情况下,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7)家长的过分溺爱对教师的管理教育是一种障碍。

  (8)怎样在班上时间轻松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高效的地完成工作任务。(9)家长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超出常态的期待,超出常态的对待班主任的工作。

  (10)学生的成绩要保证、素质要提高、心理要关注、安全要重视,(11)教师自身工作压力太大,心情很难放松,身心得不到有效的休息。(12)家长重成绩,轻德育,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与家长

  沟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导致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工作中,我常常感到的困惑有:

  困惑一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困惑二家长溺爱、纵容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负责任,老师该如何处理?困惑三个别家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教师的真诚联系抱以不闻不问。连家长都放弃了自己的孩子,那我们教育教学的动力又来自何方呢?

  困惑四单亲家庭或离异孩子的教育问题

  困惑五遇到不讲道理的学生家长该如何面对?如何提高家长素质?困惑六在缺少家长的有效配合,老师又不能采用惩罚措施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无所畏惧的学生该如何教育?困惑七

  当碰到比较叛逆的学生,性格倔强,脾气暴躁的学生无法与其进行沟通,但又必须沟通,解决矛盾的时候不知采取何种方法。

  困惑八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困惑九如何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孩子负担的前提下,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困惑十有些个别学生卫生习惯差,喜欢在教室或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表面听从,过后一如既往,该采取怎样措施?

  2016年6月23日

  第五篇: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探讨并提出了加强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教育管理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现在的大学生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间,这给高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班主任是高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起着重要的上传下达作用,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成长。但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1]。但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数量已不能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一个专职辅导员往往同时担任几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往往使得班主任工作事倍功半。虽然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工作由教学一线的教师兼任,但多重身份导致高校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许多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觉得没有精力去承担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一些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甚至有些班主任认为,自己是专业教师,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这直接造成了班主任管理工作上的缺失。

  2.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清。目前,多数高校中,对班主任工作的职责要求并没有相关文件进行明确,通常意义上是指负责班集体建设,侧重于班风、学风建设,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引导。在处理学生个体或班级实际问题时,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清往往出现多头管理或工作不协调等问题,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管理效果差。此外,部分高校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教师认为带的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就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而对学生缺乏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甚至个别教师认为班主任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班主任工作等于走过场。由此看来,对班主任的工作还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

  3.班主任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往往被选为班主任,这些教师虽然有热情,但由于缺乏经验,在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基本业务能力上普遍不高,在学生思想教育和问题处理方面还不够成熟。比如,认为班集体的事情应该由班委会开会决定,而自己则置身事外。相反地,在关系学生个人利益的问题处理上,有些班主任往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如班委会的选举、班级奖学金的评定等)。比如,哪些同学和自己关系好,就可以担任班干部或者获得评奖评优的资格等。这种带有强烈个人意志的决定,往往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之间矛盾加深、班集体凝聚力下降,学风涣散等现象。

  二、加强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1.调整心态,用心为学生服务。大学班主任的工作不好做,大学教师不可能像中学班主任那样,能够投入较多的精力去管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除了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还要在学术科研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所能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因此,既然勇于承担班主任的工作,就需要调整工作态度,强化使命意识,积极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分配好教学、科研方面的时间,注意工作的方法。工作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用心为学生们服务。

  2.德育为先,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除了学工系统的教师以外,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由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担任,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这种背景往往被学生视为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可以使班主任对学生从事专业的学习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再到为人处世的态度,班主任要起到积极表率的作用。对于一些社会的现象,个体价值的取向、人际交往关系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以客观、公平、公正地去看待社会问题,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因材施教,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对于新生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应在工作之余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了解班级中每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情况,了解学生在中学时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的业余爱好等。这些学生的基本信息将有助于班主任去深入了解每位同学的性格,以及内心的想法等。要培养同学们的宽容心,学会去尊重他人,学会正确看待学习和学习成绩。对于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外向,同时具有服务意识的同学,要善于引导他们去竞选班委会,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努力去建设班集体,去增强他们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对于学习认真,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让他们积极地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可从本班中挑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其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由于不愿去和本班同学进行交流,在班集体活动中往往被孤立起来,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地鼓励他们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同时也应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去交流,逐渐建立起同学间的信任和友谊。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家庭困难的同学,要加大关注力度,多和他们进行单独交流,了解他们对学习的真实想法,积极开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可从本班或他们的室友中挑选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帮扶小组,对其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对于生活贫困的同学,可以帮助其联系校内的勤工俭学岗位,使他们在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4.以人为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应该由传统的教师角色向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转变。班主任应该加强现代教学心理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时,应充分体现出管理方法上的灵活性。要了解班级中每位同学的思想动态,根据每个人的思想意识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思想指导,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班主任的工作不能只是待在办公室,打几个电话就可以的,应该积极深入“群众”,去积极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能经常性地下到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实际问题的指导和解决,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沟通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交心式的交流,让班主任成

  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依赖和信任的朋友。

  5.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科研和评职称上,很少有人真正去关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处于大学教育基层的班主任工作,往往得不到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工作成效,我认为首先应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注意与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区别。班主任工作应更注重于更加细致深入地去管理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引导,尤其是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其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汇报长效机制,应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每位班主任就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汇报和总结,例如和学生交流谈心、下到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生活等工作情况进行汇报,这也有助于班主任广范围地进行工作经验上的交流。此外,应建立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在全院(或教学基层组织内)开展班主任的考核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成绩,应反映在班集体的凝聚力、学风、学习成绩、班级精神面貌、综合能力等方面。我们对一学期或一学年内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考核,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几个等级的评比,对于班主任工作出色的教师,可以予以嘉奖并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在进行教学工作评奖评优时,可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评比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成果奖等)。

  在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将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经历作为一个条件。而对于班主任工作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可以采取院内警告、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措施来督促班主任工作的整改。

  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这些人才的教育培养离不开高校班主任们的辛勤付出。高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工作的成效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关系着千千万万学子的成长。高校班主任工作应以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为前提,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和意识,加强自身对思想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来共同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篇四: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校德育工作在不同的程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

  1、德育工作责任混乱。德育工作与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等工作混在了一起,而德育工作没有突出出来。

  2、学校还没有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德育处、班主任和品德教师的事情,自己把任教的学科教好就行了。而班主任只是知道班级管理,而缺少思想品德的深入教育,使教育与管理脱节,思品老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却忘了思品课的根本目的,3、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4、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处;甚至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5、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缺乏韧性。很多班主任在对孩子教育的初期充满信心和耐心,可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效果后,变得没有耐心了,有的教育方法变得简单、粗暴,有的甚至于放弃。甚至个别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够。

  6、学生家庭教育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什么样的孩子就能看出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在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就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孩子在校一套,在家另一套的局势,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而我们的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并不承认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重制度,轻落实。学校虽制定有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却忽视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成了摆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8、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缺少体验教育。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成效不大。

  9、各种检查评比验收繁多,疲于应付,而这些检查评比验收重档案,重“形象”,重表册,重汇报,而不重实效,会误导学生产生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不良品质。

  10、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由于重视不够,这项工作没有真正的很好的开展起来。

  11、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不够。因为学校工作重管理,轻教育,使学生甚至个别老师把行为养成习惯当成了这是学校单方面的管理工作,而忘了这其实应该是他们本身的行为标准。

  二、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人觉得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理清德育工作职责,明确分工,突出“德育”重点。

  2、校长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让全体教师明确德育工作人人有责。并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做到人人参与,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班主任应该明确教育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思品老师应该明确思品课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而不只是传授。

  3、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每一位老师的示范作用。

  4、强化爱心教育,使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们充分认识到只有爱心才是最好的教育催化剂。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师要坚定德育工作的信心,要清楚认识到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要辨证的看待学生的进步,不能急躁。

  6、把学生德育工作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进行量化,把各项德育工作进行分解,量化打分,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奖勤罚懒。

  7、德育工作要紧密联系家长,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才能取得成果。

  8、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9、加强各种体验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教育与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收获。

  10、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表现的差异不完全是思想品德的差异,也不单纯是智力的差异,相当一部分是心理的差异。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单靠品德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自治区这几年特别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室的建立。我们要坚持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同时更需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淡化教育痕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内化,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

  11、学校必须重视管理和教育的辩证关系,没有教育的管理是只能管得了一时,而且也不好管,甚至会出现管不住的现象,教育尽量避免空洞说教,应该加强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体验教育。

  12、加强对班主任的教育,要求班主任树立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学校同舟共济和与同事休戚与共的三种意识。

  13、改进作风,避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作风懒散、心无所系、方法机械简单的问题。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篇五: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德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二:缺少个性化德育。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确存在,但德育教育往往是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了解和针对性的培养。

  问题三:家校缺少互相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但是现实中,家庭和学校缺乏沟通和交流,家长往往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了解或者缺少支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一:落实德育教育落地。德育教育必须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学生从言行举止上去体现道德品质,并树立榜样。同时在德育教育方案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际操作和举措。

  措施二:实现个性化德育。对于不同特点和个性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能真正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具体实践来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措施三: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需要加强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想法,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加强支持德育教育的力度。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教育活动,以家庭为核心,与学校形成合力。

  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深入和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道德素质。同时,需要加强学生自主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学习道德知识,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篇六: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完整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今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明显感

  到德育问题多,难度大。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要直面问题,勇

  于担当,做一个明白人,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

  浅看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优先意识淡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与政策的错误导向,导致办学宗旨严重偏离,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抓升学率能看得见,立竿见影,而德育很难用

  具体的标杆来衡量,成绩看不见。抓智育名利双收,在社会上,家长看分数,主管部门看

  升学率;在学校教职评优彰先、晋升晋级等,还是看分数,看升学率。另外有部分教育工

  作者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错误地认为德育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嘴上说说而已,可有可无,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

  2、德育工作队伍不优。目前,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个别学校没有专职德育干部,班主任素质也比较差,这种状况令人担忧。能够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学校为数不多,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靠党团队组织、政政处、班主任去做,其他学科教师、后勤人员,认为德育与自己无关,即使在德育岗位上,也不

  完全尽职尽责。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德育干部忙于学校管理,一线的班主任忙于班级管理,无暇参加上级培训,校本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从整个德育教师队伍来看,多数教师

  只凭经验干工作,工作方法也是极其简单。甚至少数教师,师德败坏,不能行为示范,在

  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3、德育工作目标空泛。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认识中,学校往往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高大全”、“假大空”,将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境界,远远地脱离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学生只能停留在“月亮走,我也走”的水平,有的甚至背道而驰,一味地唱高调,难

  以实现德育目标的内化,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在德育工作名义上“加强德育”,实际上“淡化德育”。故而普遍存在“空洞的多”而“生动的少”、“落虚的多”面“落实的少”、“口号多”而“行动少”等现象。没有落实“低重心、低起点”,没有从“小一点,实一点,近一点”活动入手,没有从“有形”的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去推进德育工作。

  4、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中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教育得失的唯一坐标,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

  感体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说教代替实践,学生德育生成能力薄弱。一是受现行班级授课制和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

  实践探究活动是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二是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受安全、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变成空话。于是很多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干脆回到最省事的“一颗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方法上来。这种空洞的说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成效。

  5、家庭教育缺失。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和经济大潮的冲击,出现以下情况:①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子女教育少溺爱多;②为了生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③离婚带来家

  庭解体,造成孩子心理阴影。还有部分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高,只要他吃饱穿暖,似乎另外的就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了。他们认为:孩子的成绩与智力有关系,跟学校教育有

  关系,很少有人会认为,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很大的关系。当哪个小孩子的学习

  成绩不好了,家长总是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偏见:我的小孩可能是读书读不来的!于是在

  平时学习习惯培养和重视学习的观念教育上逐渐的疏懒,有的甚至变得不管。

  6、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差。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学做人的关健时刻,思想和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一些文学艺

  术作品和游离于社会监管之外的“黑网吧”,为牟取暴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品。实践证明:一首不健

  康的歌曲,一部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可以把中小学生搞的善恶颠倒,丑恶不分,意志消沉。往往出现学生每周在校五天,受到了全面的、科学的品德行为教育,难敌两天时间在社会

  的消极环境及其负面影响这种尴尬状况。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被忽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受应试指挥棒所左右。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思想道德目标就次之,更不用说健康教育了。一

  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往往“一好百好”,学生其他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次之又次之。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强化德育意识,增强育人责任感。强化校长的“德育为首”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

  所好学校”,落实“德育为首”的关键在校长。只要校长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把德育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德育工作就一

  定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唯分数论的状况。要求教师转变德育

  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建立德育工作利益机制。学校干部的考核、任用、提拨及教职工的职称评定、评模彰先等,都要把德育工作实绩、师德考核等级作为重要的评价条件之一。

  2、建立德育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选最好的干部组建政教处,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

  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

  同时要切实注意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

  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交流,在师生交际中对学生施以

  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方面的再教育。

  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要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记载,有奖惩,建立健全师

  德档案。逐步建立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估体系,把评估结果作为其将后

  晋级、定职、评优的重要依据。

  3.明确德育目标,实现层次化、具体化。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精神与要求。在追求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必需的基础性的目标的实现。教育学生要攀登知识高峰先要学好基础文化

  知识,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先要学会为自己的家庭、团队和班级做贡献,要爱

  祖国、爱社会主义先要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母亲、怎么样爱护自己的集体、怎么样热爱自

  己的家乡等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学生喜欢的、乐于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忌强迫学生

  参与德育活动,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在优化中小学德育目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的问题:

  第一,要具体,忌空泛。脱离社会生活空泛的目标,学生只能雾里看花,难以理解,难以

  接受。因此德育目标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有具体的行动目标,学生才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

  第二,要与时俱进,忌僵化。德育目标的制定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着学生成长

  而不断调整,跟时代同步发展的。德育目标只有与时俱进,才可能从其滞后性的固有矛盾

  中解脱出来,主动的适应社会的变化。

  第三,要有层次,可操作。德育工作不能大一统,应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

  的实际,将一元化的德育目标分成若干独立的层次,依据其德育水平的高低,相应确定各

  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

  4、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德育工作的生命在于“真”和“实”,要积极倡导学生通过自身真正的生活实践,产生体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通过参加一次集体活动、观看一张宣传画、收听一则新闻报道、欣赏一首歌曲、召开一次本题班会等生活体验悟出其中的道理,启迪思想,从而达到认识的提高。同时,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在德育工作中以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多途经渗透德育。一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各科教师要突出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改变德育和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全面了解教材体系,认真梳理德育素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针对实际,做到有机有效渗透。二要在活动中渗透德育。学校通过开展星级评选、文明礼仪教育,感恩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同时,要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三要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学校要通过墙报,张贴名言录、名人画象、标语文化长廊、阅报栏、办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

  5、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一是切实做好普访工作、建立家校通。现阶段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的多,尤其是农村学校更多,家长对子女在校的情况难以了解。针对这种现状,学校要切实做好普访工作,建立家校通,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互联沟通。二是开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孩子的成长、成才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学校要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培训家长,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助。三是成立家长理事会。家长理事会由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议,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听取理事的意见和建议。

  6、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由于中小学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篇七: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方面

  1、存在一定的德育智育化倾向。部分教职员工将德育简单认为只是一门知识,只要将德育课程教好,学生能够将德育知识记下来就完成了德育的主要工作。只注重德育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德育的内化过程。

  2、部分学生不重视德育学习和践行。部分学生认为上学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认为未来就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学习成绩,因而不重视德育知识的学习和践行,不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3、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现行德育工作的两大主体为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和以思政等德育课程为主的专职教师,两者分别在理论知识和教育手段、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

  4、三全育人体系运转还不够高效。全校师生比尤其是辅导员和学生数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国家要求,部分教职员工对自身的德育职责认识不到位,学校德育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学生的自我教育、互助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程度还不够。

  5、6、。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篇八: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9年资源整合以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绩,但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1、部分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2、个别校委会成员及科任教师管理能力、德育工作观念、方法

  还有待改进。个别教师依然认为“德育工作由校长或德育处及班主任

  承担”

  3、个别学生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4、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虽有提高,一批批优秀班主任已脱颖而

  出,但由于我校教师来源复杂,教师虽多,但优秀骨干教师还不是很

  多,用人时捉襟见肘,因为个别班主任的水平和能力偏弱,部分教师

  的修养和素质与学高身正的要求尚有距离,给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

  带来一定困难。个别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工作方法有时不得当。个别

  班级在组织活动时准备不充分,活动效果不太明显。

  5、师德师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和《巴州教师行为规范十条》

  6、民族团结教育要继续深化。

  7、“十个一”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要继续强化。

  8、心理健康教育不够规范,效果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

  量不足,经验还不够丰富;心理咨询室不规范,有些资料搜集不全。

  个别学生的心理脆弱,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加强。由于独生子女和单

  亲家庭逐渐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多,寄宿学生中,由于离家较

  远对自己的要求不严,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自立能力较差,缺少了

  家长的有力配合,给学校思想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9、个别学生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较薄弱。

  10、家长学校教育培训形式单调,个别班级家长出勤率不高,效

  果不明显;个别教师对家长学校工作不太支持;有些资料搜集不全。

  11、后勤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生活指导教师素质及服务意识需有

  待进一步提咼。

  12、德育科研工作未得到学校重视,未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篇九: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教育向当代化前进主要阶段,也是学校德育变革关键时期。如今,学校德育已摆脱旧有思想束缚,并从社会政治运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不停地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当代化方向前进。总结研究近年来学校德育所取得成绩,探究现在学校德育中存在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对于加紧和深化德育改革,使德育愈加好地负担时代赋予本身历史使命,将是十分有益。

  学校管理工作中德育内涵什么是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有这么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者阶级要求,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

  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是教育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贯通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确保作用。

  现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

  1.学校对德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

  现在,从国家对德育要求来看,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关键,能够看出对德育工作重视。可是从各个学校德育现实状况来看,是说起来主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甚至不要。尤其是在有些职业院校,为了盲目追求就业率,尤其强化学生技能,而无视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人大问题。对德育课也是毫不手软,砍来砍去,压缩再压缩,甚至有些人认为德育课无用。有些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上也是简单划一,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验,没有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没有形成系统性、连贯性德育

  教育大环境学校德育要发挥管理效能,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动用各种德育资源,才能完成育人目标。在德育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德育是一个单独教育,它脱离其余各育,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在这种认识下,当前学校德育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内,造成了一个封闭管理体系。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学校既缺乏校外德育路径参加,又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信息交流,对学生德性培育协力便难以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倒成了一个障碍、一个阻力,社会、家庭对学生错误引导,阻却了学校正面教育,弱化了学校教育功效,造成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性、连贯性德育教育大环境。

  3.忽略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学生行为习

  惯主动性培养方面有待加强长久“高空作业”,造成学校忽略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教育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应怎样面对他人、面对社会教育。面对学生,我们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面前悬挂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及理想目标,却缺乏必要详细行为指导,这么,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标产生距离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

  4.德育教育方式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

  长久以来,我们德育观念存在着一个难以越过“禁区”,即谁都不敢对德育目标降低要求,似乎德育只能讲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只能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当前德育教育不但不能从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出发,而且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存在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目标笼统、过高,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缺乏人文关心和实效性等很多问题,不能不引发我们重视。

  5.德育内容滞后,德育实效性不强

  伴随改革开放深入,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商品经济发展,竞争机制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愈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因为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广泛联络,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薄弱,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社会现象,也不能处理学生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东西,成了“来自天外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而在对学生德育引导中,也未能有机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状况和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只重目标不重内容,使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

  处理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突出问题对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经过公民道德建设不停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提升全民族素质一项基础性工程。”所以,我们要站在高处,想到远处,从战略上着眼,战术上着手,以强烈责任感与事业心,落实“以德治国”策略,推进“以德治教”工作,全方面开创德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1.健全机构,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组织系统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组织机构,要建立校、处、班、家庭四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应由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和家长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一个垂直并沟通教诲处、总务处和家庭之间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上下左右联络亲密、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通畅,充分发挥德育管理效能,从组织上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力实施。

  2.建立“三维”协调,拓宽学校德

  育管理有效渠道社会、家庭、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三个维度。在改革开放后今天,社会大环境对特定阶段学生,都可能产生主动影响或负面效应,学校和教师责

  任是引导选择和扩大主动面,引导抵制和缩小消极面。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组成部分,学生随时向家庭中成人学习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然而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只有当环境纳入学生主体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转化为客体原因时,才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作用。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环境组成部分,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学校教育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学校是社会组成部分,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络,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受到社会、家庭多个原因影响。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社会支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这就必须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络起来,协调好,从而求得德、智、体全方面发展。学校确定其德育目标时不能只考虑学生在校表现和要求。学生终究是在社会中生活,并最终将由

  学校步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面对纷杂社会现象,能否分清真假、善恶、美丑,这是对学校德育效果客观检验。因而在当代社会中,学校已不是学生受教育唯一场所,还须考虑社会、家庭等对学生影响和教育。所以,我们必须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力量,探索多个有效路径,促使学生社会化,以加强德育管理工作作全方面性、立体化。

  3.加强管理,提升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传输者和建设者,学校应重视对德育教师培训,着重提升教师德育专业化能力,尤其要重视提升教师了解学生能力、把握德育内容能力、心理诊疗与辅导能力以及灵活利用德育方法能力。另外,针对社会转型期德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提升德育教师开拓进取、处理新情况、新问题能力,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他们扎实且富有创造性地做好德育工

  作,以此提升德育队伍素质。

  4.重视德育实效性

  德育教育有其本身规律和特点。管理模式多个多样,但追求目标都是力争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良好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道德感,使个性得到友好发展。德育教育管理必须重视实效性,要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留下深刻印象,并连续影响其一生,引领和规范其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当代教育思想,重视和发挥学生在其本身发展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制订符合学生发展德育工作目标,优化德育形式,使德育教育方法更具个性化、综合化和有效化;德育内容应从“大家”走向“小事”,从远离生活到贴近学生,“从小事着手”,重视学生共同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5.丰富形式,增强德育管理工作时代性与针对性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停深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现在学生思想实际,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理清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思绪,确定工作重点,而不能困囿于原有德育框架和传统管理模式。要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明确德育价值观,摆正利他性与利己性关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综合自由与责任平衡,还要克服德育思想内容封闭单一问题,只有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才能不停地创造出丰富多彩德育内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将历史融入未来,形成德育管理可连续发展。

  总之,学校德育管剪发展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德育为首,坚持师德建设,坚持全方面德育管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相整合,与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相整合,就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友好、生动活泼地发展,处理现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出现问题,有效地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效益,这是当前学校德育管理改革与发展最大创新。

推荐访问: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德育工作

版权所有:凯歌秘书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凯歌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凯歌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901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