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歌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5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5篇

时间:2023-12-08 18:24:06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的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次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

  2、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

  3、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4、改革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倾向。

  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

  6、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7、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8、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和调整;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综合性,逐步实现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

  课程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设定学科或领域的门类及其课时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尤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选择性。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综合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一、二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6门课;小学三至六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8门课。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

  制订义务教育阶阶标准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自主、多样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四、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提高。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已任。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和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完整的学习过程应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具有拓展性,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质疑,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

  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和沟通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课程评价的改革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1、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现、发展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2、教师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课程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不断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将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方案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是学业评价的一种形式,应遵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确定考试方法和考试结果的处理,考试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和难题的现象。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排名公布考试成绩,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减少不必要的统考,建立初中升高中的命题和考试管理制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的统筹决策权交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管理模式的改革(三级管理)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

  教育部的职责: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及比例范围。

  组织制订、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制订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研究制订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制订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颁发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

  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像(不含学前教育机构)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的课程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的一致性。

  六、教材管理改革

  1、完善管理制度。

  2、强化教材质量。

  3、严格审定制度。

  重点讲强化教材质量这一方面。教材编写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与个性;精选对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注意与经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影响,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和开放性。

  七、课程改革的行动策略:

  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成立课程发展中心和课改专家组。

  3、给予课改工作必要的经费支持。

  4、加强对教师及有关人员的培训。

  5、把课改作为教研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能。

  6、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

  7、积极借鉴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

  8、实施奖励制度,激励优秀课改成果脱颖而出。

篇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

  一、背景与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策略

  1、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

  (1)

  (2)

  (3)

  (4)

  (5)

  (6)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倡导建构的学习

  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1)纵向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

  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位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2)横向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

  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单全面、均衡的发展。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

  (一)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他的内涵以综合

  课程为主要表现方式,并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来。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大致有几种模式: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

  (二)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音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三)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

  1、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

  2、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

  3、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下列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的要求的同时,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

  术的培训、获得“双证’模式。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与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一种决策机制的保障与课程改革的支持。具体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

  (二)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

  (三)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

  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该成为研究

  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我们的三个面前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的教育发展应该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于现实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以德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夸越式发展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论据是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二)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三)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

  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3、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

  据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一)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二)信息素养的养成

  (三)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四)强调价值观道德教育

  (五)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1、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2、基本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

  4、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二)课程设置

  1、英国

  2、澳大利亚

  3、日本

  4、法国

  5、美国

  (三)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

  2、强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

  3、加强外语教学的力度

  4、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

  (四)课程管理

  1、统一课程

  2、校本课程

  三、教科书的改革

  四、评价的改革

  (一)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

  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学校教育中意义重大。一方面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它为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规定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体现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关涉整个学校教育的根本。

  (二)

  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有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性。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角色特征的前提下实施教育,缩短他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产关系这些方面。

  (三)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属于集权型模式,已经不适合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此结构认为新的课程体系依据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对原有的课程结构作出调整,对学生课程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如何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对原有学校课程中分科课程如何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层面和价值层面

  的关联进行统整,以及对设计或开发各种类型的综合课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课程结构的本体诠释

  课程2^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一)课程的结构的确立:是设计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环节。

  1、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课程之于学习发展的功用。

  2、课程目标的审视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在依存中共生,课程目标是课程结构确立的基础或依据,而课程

  结构则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径。

  3、课程结构的确立

  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

  的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的对应性。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以下三种形式)

  1、描述方式——是指以文字语言表述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各自在学校课程体系所拥有的地位的方式。

  2、数量化方式——是指对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数量化表达的方式。

  3、应用性方式——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具体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隐含了前述两种要素各自的比例关系。

  二、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1)首先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身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乎。

  (2)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比重失衡,(二)

  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诠释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态作出深度剖析,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课程形态,其主旨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整体认识与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中聿虹乐而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

  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二)实践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与目标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是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三)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1、研究性学习

  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

  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

  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4、劳动技术教育

  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

  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三)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

  伸、综合、重级与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

  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

  打通进行。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和方案的实施者。

  (一)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示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跟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三大指定领域:(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劳动技术教育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理念

  1、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合为一个有机

  整体,贯彻活动进行中去。

  2、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

  式。

  3、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作业应该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二)评价方式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有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二)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三)教师教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

  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四)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

  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

  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

  3、每一个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评价更能体

  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

  5、个性健全是课程发展的特殊性。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用比较的方式阐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脱胎于我国原有的活动课,受到美、英、法等类似课程的启示,借鉴于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和我们的台湾的“综合活动”并考察了上述中小学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状况,为我国中小学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1、美国

  (1)

  自然与社会研究

  (2)

  (3)

  3、日本

  设计学习

  社会参与学习

  2、英国和法国

  4、我国台湾省

  (1)

  (2)

  (3)

  (4)

  家政与生活科技

  乡土艺术活动

  辅导活动课程

  团体活动

  (二)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主题研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

  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学习与设计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对

  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1)

  (2)

  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

  社会研究

  2、社会实践学习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

  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1)

  (2)

  (3)

  (4)

  (1)

  (2)

  社会服务活动

  社会考察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活学习

  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

  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

  1、英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1)

  (2)

  (3)

  (4)

  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

  社会问题方面

  学术准备方面

  职业意识方面

  2、日本中小学“综合实践学习时间”的总体目标

  3、新加坡的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

  4、我国台湾省“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分类与分层设计

  1、家政生活科技课程目标

  (1)

  (2)

  家政部分

  生活科技部分

  2、乡土艺术活动课程目标

  3、辅导活动课程目标

  4、团体活动课程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一)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过程:

  1、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2、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3、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4、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二)

  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1、设计学习

  2、应用学习

  (三)

  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1、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内容

  2、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过程

  (四)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1、社区服务活动

  2、公益活动

  3、生产劳动

  (1)

  (2)

  (3)

  (4)

  商业活动

  手工劳动

  工厂劳动

  田间劳动

  四、几点启示

  1、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领域

  3、学习活动方式

  7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从历史的角度,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尝试澄清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作为课程研究学习。强调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概念,作为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最后对目前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各种做法进行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生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1)

  (2)

  (3)

  (4)

  (5)

  (6)

  保持独立的持续的研究的兴趣

  丰富学习经验

  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作为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

  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中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

  习”课程则基于学习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直接目。发展个性。

  三、对“研究性学习”几种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人专家化倾向

  (二)“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三)“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倾向

  8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

  回答了在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学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课程目标的定位,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附有很多来自于上海的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三)原有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新的生长点

  (四)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很大潜能

  (五)各地学校都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一)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二)提高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五)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六)

  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

  (二)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

  (三)

  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

  (四)

  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差异性

  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一般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

  研究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二)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研究性学习评价也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

  3、研究性学习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评价方案的多样化

  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概念与实践

  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概念出发,阐述社区用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及其选择、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

  (一)基本内涵

  (二)实施该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及其选择

  (一)基本内容

  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关爱他人

  5、善待自己

  (二)内容的选择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二)活动的组织与要求

  (三)

  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

  2、拟定方案

  3、实施活动

  4、交流总结

  五、评价要点

  (一)关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建议

  1、评价要有所侧重

  2、评价要贯穿活动全过程

  3、强调学生参与评价

  4、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评价方式的具体建议

  六、教师在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七、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

  魂”,那教材就是课程的“肉体”,10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可见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枢纽。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前者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纲设计,是一种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得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重点、教学时数和初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我国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1)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

  (3)

  而不是

  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是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用教科

  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5)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

  课程标准的框架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整套标准的结构,另一方面是某一门课程或领域的结构。

  我们课程标准框架具体内容是:

  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基本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化1-2,3---4,

  5---6,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3、内容标准:根据上述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所阐述的目标。

  4、实施建议: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建议

  5、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地理

  解与实施标准。

  各门课程标准在陈述上差异有四种格式:

  (1)

  按学习领域+学段陈述标准,如语文、数学、音乐等

  (2)

  按学习领域+水平陈述标准

  (3)

  按目标领域+等级陈述标准,如英语、日语、俄语等。

  (4)

  按主题分级陈述标准,如化学、生物、地理等

  三、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

  (一)课程目标必须分层次陈述的(176页)

  (二)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

  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三)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四)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五)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六)

  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七)

  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四、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1、知识:一是了解水平,二是理解水平,三是应用水平

  2、技能:一是模仿水平,二是独立水平,三是迁移水平

  (二)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水平,三是反应水平,三是领悟水平。

  11课程组织与实验教材

  课程组织是将课程要素课程内容合理编排的过程,它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关注课程的组织:统整与衔接

  (一)

  与编

  排,以形成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的过程。课程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课程内容的组织与

  学习经验铁组织。

  1、统整性原理

  所谓统整性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

  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2、衔接性原理

  所谓衔接性是指课程各要素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课程内容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是水平关系。

  课程组织的统整主要从下述几个层面展开:

  (1)

  (2)

  (3)

  (二)

  学科关系的统整

  学科内容的统整

  学生个体经验的统整

  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

  所谓的课程组织的要素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将课程要素和课程内容妥善加以设计关注学科间的统整

  初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应该从三个板块体现出来:

  1、人格发展领域

  2、沟通、学习技能领域

  3、学校课程体系

  (三)

  关注学科内的统整

  (四)

  关注学科观的转变

  二、关于“实验教材”的思考

  (一)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从教学论的视角看,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2)

  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

  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

  (3)

  与知识和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二)教材与教科书

  (三)实验教材的标准与选编原则

  编制教材的基本标准:

  (1)

  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就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

  展的新成

  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3)

  教材的编写体现和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验教材编制的原则:(1)

  心动机

  ,------效果原则

  二是能力(2)

  ——适切原则

  -----3)

  —■ZE练刁

  应用原则

  四是引导?-----持续原(4)

  -----则

  12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一、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一)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三)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四)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

  (五)有利师生互动

  (六)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七)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八)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

  二、教科书的形式特征

  1、从学生理解程度我、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要求。

  2、课文结构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和配合

  3、注意炉膛文并茂

  第四部分教学理念与策略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3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活动,其是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在沟通过程中,教学文本得以产生。本文以对话与文本的概念,分析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并且讨论了教学规范转型这一课题。

  一、教学:“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中国的课堂教学是插秧式——整齐划一的,美国的课堂教学是牧羊式——自由自在的日本的课堂教学介于两者之间,但似少更偏重于中国一侧。

  二、文本与对话:“教材”与“教学”概念的重建

篇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共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一、叶澜观点:新时期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年,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

  年,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3.2004年至今,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二、基础教育的界定(含义):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最初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更以其全民性和全面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其核心是九年制教育,其中,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普通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

  基础教育的核心特征(三个)

  (1)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教育;

  (2)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

  (3)内涵和外延是可变的,而且必须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是任何教育都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

  二是基础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有的属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理解为:

  教育性、普及性、人格性、民族性。

  3、基础教育的性质

  (1)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人的素质,不仅包括个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还包括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所得到提高与改善的人的特征。

  (2)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

  实施国家文化,是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进行的。

  教育只是一种渠道、一种方式。其中,基础教育是规范地实施国家文化的基本阵地。

  (3)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是对取得本国国籍并根据本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进行的如何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三、美国

  (五)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20世纪90年代)

  第五次浪潮是伴随着“2000年教育目标”的出笼而掀起的,其着眼点是强调教育的国家标准

  “六大教育目标”

  (后扩充为八大教育目标)

  1991《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四大措施:

  为了今天的学生,需要从根本上改进现今的学校,将这些学校办得更好,使它们更能为其教育结果负责;

  为了明天的学生,应当建立起新型的美国学校,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满足美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那些已经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人们提供充分的终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将“处于危机之中的国家’’发展成为“全民皆学之邦”;

  为了使学校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功,需要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应当渗透进社区和家庭之中,让每一个社区和家庭都能成为学习的场所。

  1994年3月21日克林顿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这项法案将六个国家目标扩充为八个

  编订全国性的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是此项计划的重中之重。该法案明确指出要进行“基于标准的改革”(Standard-basedReform)。至此,美国20世纪90年代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以法律的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

  “八大目标”

  ①所有美国儿童都要作好准备,开始上学。

  要求儿童入学前接受高质量的和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营养、卫生保健教育并参加体育活动,以便上学时具有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体格,并要求家长接受必要的培训。

  ②高中学生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要消灭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毕业率之间的差距。

  ③全面大幅度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和应用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在各层次教育的分布情况更接近于学生人口的整体状况;

  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健康的社区服务和培养个人责任感的活动;

  所有学生都要接受体育、卫生教育,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

  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于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

  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成为负责的公民,能接受继续教育并在生产部门顺利就业。

  ④所有教师都必须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发展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

  有机会获得为教好并培养下个世纪的美国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所有教师要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

  ⑤美国中小学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具有坚实基础的教师数量将增加50%;大幅度增加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特别要大幅度增加妇女和少数民族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

  ⑥每一位美国成人都识字,并具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都能正当行使公民权利并尽公民义务;大力加强各企业的职业培训,使所有工人都有机会获得适应新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向家长提供成人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

  ⑦使美国每所学校都成为无毒品、无暴力、未经授权不得携带武器和酒精制品的场所

  学校成为纪律好,充满好学上进风气的场所。

  ⑧所有学校都要促进它们与家长的伙伴关系

  家长更积极地参与促使儿童增长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和培育情感的活动。

  1997“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基础教育改革计划】

  1997年2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将大量增加教育投入,要求1998年的联邦政府预算拨出510亿美元用于教育,比l997年增加20%。到2002年,联邦教育经费要增至每年600亿美元。

  克林顿认为比经费更重要的是,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具体计划,即“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就是“十点计划”。

  克林顿的“十点计划”

  1.开展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制定国家教育标准;

  各州的每一所学校都应设置体现国家标准的课程;

  加强师资培训;

  未来两年将逐步进行对学生阅读和数学水平和能力的全国性测验;

  联邦政府将于1998年增拨亿美元用于资助各州制定严格的课程标准。

  2.建设最好的学校,培训最好的教师。

  建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审查和认定委员会;建立和实施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3.帮助所有儿童提高阅读能力。

  大力推行“识字计划”。该计划准备雇佣3000名阅读方面的专家;动员10万名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成立一支由100万名公民组成的家庭教师队伍;要求家长必须陪同子女一起读书、识字。

  4.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家长应当加强与年幼子女的经常性交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5.每个州应当给予家长为子女选择合适公立学校的权利。

  改善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家长和教师开办更多的“特许学校’’(计划在20世纪末使这种学校由现在的400所增至3000所)。

  6.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加强公民教育;继续加强秩序和纪律;支持在学校中穿着校服,实施宵禁和旷课法,杜绝毒品、枪支和暴力。

  7.改善校舍和设备。

  联邦政府将投入50亿美元帮助社区修建校舍。

  8.在下个世纪,必须使第13和14年级的社区学院教育像现在的高中教育一样普及;

  使大学对所有美国人开放。为此,建议设立“希望奖学金”。

  9.在下个世纪,必须扩大学习的领域和在职培训的计划,真正实施终身教育。

  10.必须将信息时代的力量带入学校。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业已具备的相关资源,并建立新型的互联网。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可加强创新性与灵活性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理念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依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注重相应的教师专业素质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新基础教育”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

  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34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为什么?

  时代更需要的是像美国孩子所体现出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信心,而这恰恰是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最欠缺的。

  新基础教育改革,希望通过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更新

  展现当代中国理想的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形式,揭示如何通过变革实践,实现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转型性变革历程,从根本上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和转变。

  一、新基础教育的界定

  新基础教育的“新”,体现在何处?

  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学校实践两方面。

  理论层面:对基础教育相关重要问题作出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实践层面:构建体现时代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基础教育学校实践模式

  具体来看

  教育目的:社会转型期下实现基础教育学校转型

  基本性质:不断生成的变革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构成的创新型教育改革研究

  价值取向: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

  教育者队伍:富有创造智慧的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

  二、“新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性研究阶段(1994-1999)

  (二)发展性研究阶段(1999-2004)

  (三)成型性研究阶段(2004-2009)

  (一)探索性研究阶段(1994-1999)

  研究奠基: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1994年10期《教育研究》

  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新人形象

  实践奠基: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1997年9期《教育研究》

  叶澜教授和她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走向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台

  认知能力方面:

  1、善于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

  2、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和态度行为

  3、能够有新的思维方式。

  道德面貌方面:

  1、价值观的确立和更新

  2、对公事,对人,对制度与纪律的社会公德

  精神力量方面:

  有自信和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冲动。以及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挽强意志,还有正确的人生追求。

  第一阶段:试验准备阶段(1994年1月——6月)。

  第二阶段:初试阶段,小学组开始研究(1994年9月——1995年9月)。

  第三阶段:中期试验阶段,小学组扩展研究班,中学组开始研究,进行中期总结(1995年9月——1997年9月)。

  第四阶段:探索性试验结束,总结阶段(1997年9月——1999年9月)

  在研究方法方面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

  理论假设和总体框架设计——行动研究——检验完善理论假设

  先小学,后中学,从起始班开始

  实验学校滚动推进,但不做大规模推广

  2、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

  试验班——个别学生

  在研究内容方面:理论内容: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要求

  新世纪基础教育观念更新与新任务,中小学教学改革深化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改革深化

  新型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学校管理改革深化

  实践内容:

  1、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结构、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学科活动、课外活动、学生个别差异及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及多方面发展研究

  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

  初中:语文、数学、外语

  2、班级建设新模式

  班级制度与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3、学校管理模式

  中小学管理观念体制与机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传统形成与发展、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探索性研究阶段特别注重对参与试验的教师的指导,曾筹划专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教师指导用书》

  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校际交流、现场听课等研讨活动

  每学年进行一次学年小结。

  (二)发展性研究阶段(1999-2004)

  1、1999年5月-2001年12月:形成发展性研究的实验学校规模,推广“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成果,加强对班级层面上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变革的系统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

  2、2002年1月-2003年12月:创建新型学校;上海市闵行区27所“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与副校长,在教育局主持下开展为期一年、以“学校转型”为主题共计10个专题的研修活动

  3、2003年12月-2004年5月:“新基础教育”结题工作报告。

  (三)成型性研究阶段(2004-2009)

  1、准备与整体策划阶段(2004年5月-2005年1月):确立研究目标。

  a建设若干所呈现“新基础教育”追求的现代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和基质的基地学校;

  b在建设新型学校的过程中,充实、完善我们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c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论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和丰富源泉

  2、形态初建阶段(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大部分学校进行中期评估。

  3、打造“精品”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2月):阶段性反思与调整,“普查”与诊断性调研,“精品课”现场研讨。

  4、全面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5月):结题工作的设计和落实;编写研究报告集。

  “新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务者。

  所谓理想境界就是圆满完成教育“死”的教案

  教案=剧本;教师=主角;好学生=配角;其他学生=群众演员甚至观众

  课堂思考:这样授课有什么危害?

  一、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被剥夺,二、貌似主导者的教师也只是课程、大纲、教科书、教参种种“物”的因素制约下的执行者、教学程序的操作者。

  (二)新基础教育的基本内涵

  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层级严明,分工明确的学制体系下,教育者各管一段的思想根深蒂固。

  小学——初中——高中

  只要在所管辖的阶段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算圆满完成任务,很少能关注到学生长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2、在学生观中,提出要把学生当作“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

  传统教育中,容易将学生进行分类化管理,采用不同维度的标准,(成绩、性格、家境等)整理出一整套或成文或不成文的教育办法和举措。(针对某一类学生应当如何等)

  对于教师和管理者来说相对较为有益,可以用更少的精力和时间更迅速准确的实施管理和教学。

  每个学生都不同,类型相同但个体未必同样

  3、培养主动发展的人,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以知识传输和考评作为主要标志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学生主动性和选择性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无论自我管理还是学业,都是教育和管理者进行安排,学生以服从安排为主要任务。

  选择能力的重要性(学业、生活、情感)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

  (小学、初中、高中/文科、理科、艺术、体育)

  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书和育人

  知识传授,教学环节,师生交往

  第二层次: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任何学科的教学,除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外,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1、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

  3、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第三层次: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

  将学科的书本知识按照内在逻辑组成结构链——将结构化的知识链条与学生经验世界的能力和知识相沟通——唤起学生内在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不仅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

  5、教学过程观:重新定位教学任务,学生丰富自己

  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

  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

  丛林用猎枪打野兔的三个境界:

  收获兔子——当时管饱

  会打兔子——遇到的是兔子就不担心

  会枪的方法——有枪在身就饿不着

  【当今基础教育课堂中“六多、六少”现象】

  1、教师关注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

  2、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

  3、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

  4、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

  5、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

  6、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思考:如何看待六多六少现象?

  6、课堂教学基本单位:教与学是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整体单位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个基本元素

  传统教学观点中,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为中心,教师的教占主导(生附属于师)

  质疑者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要满足于学生需求(师附属于生)

  只要存在“教学过程由谁主导”这个观念,就难以脱离上述两种观点的影响。

  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如何“互动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过程。任何参与进入教学活动的人员都是信息的接受、重组和传递者。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但是并非只此“一元”,学生也是课堂的创造者。

  (学生听课与督导听课)

  课堂活动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思考:课堂活动七条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困境如何解决

  学生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

  学生已有的差异是“互动性资源”

  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是“生成性资源”

  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关注,应当从原有物质化的资源拓展到人本化的资源。

  教师通过课堂出现的问题情境活动,使学生能联系到自己的经验、体验和想法,在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评价和激发,对课堂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新基础教育的好课五标准

  1、课程有意义

  初步的意义:

  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

  进一步意义: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更高层意义:

  激发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要求:

  课程内容新颖,授课过程扎实

  2、课程有效率

  效率的两个层面理解

  1、教学活动的展现度

  是否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并非狭隘的指进度和时间)和完成的程度高低。

  2、教学活动的适应度

  是否能让大多数(最好是全体)学生接受并得到提高,而非仅是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接受与提高

  要求:

  课程难度,呈现手段和方式符合学生程度

  3、课程的生成性

  任何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在这个过程中,使资源得以生成。

  要求:

  重视课堂授课过程的师生互动,课堂情境的预判和应对。

  4、课程的常态性

  受到“公开课”的影响,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现象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辛苦准备、学生兴奋的听讲,在课堂上变成用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

  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

  课堂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公共的空间,可以提供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获得成长。

  要求:

  无论谁听,课要平实,课是上给学生听的。

  第四节

  “理解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11一、“理解”教育之理解含义

  理解教育以理解理论为基础。因此,它的内涵取决於人们对理解的理解。

  其一,理解既是智慧活动,又是德行。

  其二,理解包含认知与感情。

  其三,理解既有常规的又有创造的。

  其四,理解既是主体相互的又是主体自身

  其五,理解既是工具又是目的。

  理解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是师生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理解存在於师生之间,而且师生之间的误解是影响学生较好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师生相互理解在理解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是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突出“德行”,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

  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工具)和为理解(目的)而教融为一体。

  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理解教育”理论由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创立,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为“‘理解教育’研究”

  熊川武教授是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近年来,除专著《理解教育论》(2005年)之外,他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教育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理解教育”的重要论文。

  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

  课堂思考:师生之间误解现象出现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你如果投身工作,会采用那些举措减少误解现象的出现

  理解教育的效果:

  1、师生同益

  “理解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点之一:

  让师生获得同样幸福。

  理解是师生相互作用,发生在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获得教益。

  其次是感情调节要先于其他教育行为

  其他教学行为受到教学任务的制约,而在教育活动中情、知与行同时存在

  12感情的调节可以不受内容限制,在教学行为之前进行。

  家访、通讯联络等(其他教育感情体现方式)

  第三感情是其他教育行为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将感情调节寓于所有教育活动中

  教学尤其是科学知识教学并非是追求真理的纯智慧活动,感情对智慧有普遍的影响

  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尤其注意。

  3、强德富智

  强德——增强职业德行

  富智——全面提升教育效果

  凡事不动脑筋,马虎塞责,表面上是懒惰,实际上是缺乏职业德行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自己和学生面临的问题是责任感强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师德的体现。

  4、笃行不懈

  《中庸第二十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教师不是因能力不济而是因意志不坚使得本应获得的教育效果失之交臂

  只抓优秀生、放弃

  “后进生”的教育,只注意文化知识而放弃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多教师在尝试改革之后见难退缩、偃旗息鼓。

  【不改初心】

  日本邮递员——清水龟之助

  二、实施“理解教育”的步骤

  (一)理解教育的基本条件(3个)

  (1)要建立一个理解型的物质环境

  校园教室、课堂教学、其他活动等

  (2)要有一个记载学生发展、进步的档案,以便能使老师和研究人员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3)教师要从单纯“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要使每个老师都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形成理解教育的整体氛围。(是否合适)

  基础教改中强调科研型师资,对于课题的要求逐渐增强,这么做的优缺点如何你如何看待

  (二)理解教育的基本步骤

  1、氛围营造

  (1)确立理解性校训

  上海平乐中学:

  “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教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

  (2)宣传理解性锦言

  13学校引人注目之处张贴有利于理解的口号与隐喻

  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

  我知教师用心苦,莫让教讳付东流。

  (3)吟诵“理解歌”(教师、学生、家长)

  (4)建立理解室

  供师生发泄不满情绪调节心态的场所。

  在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还有其他教育作用

  “发泄空间”

  “舒缓空间”

  “对话空间”

  (5)使用理解牌

  理解牌是的教师暗示学生的三面体,各面分别涂成红、黄、蓝色

  红色

  ——

  “你表现很好”,以鼓励学生;

  黄色

  ——

  “请注意听讲”,以提醒学生;

  蓝色

  ——

  “行为正常,要持之以恒”。

  2、观念促成

  组织师生习练理解操和施教理解课,逐步加深对理解的理解,形成理解的观念。

  观念促成非一日之功,但这些举措可以促使师生克服某些心理障碍,调节心境,以愉快的情绪进入教学过程。

  置身于一个环境场中,其环境的整体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3、课程实施

  “理解教育”主张课程实施要有想像力。

  “理解教育”教学模型:“反思创读,多重循环”,倡导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理解性教学策略

  课内循环【反思——创读——反思】

  课外循环【再次反思——围绕问题创读——再次反思】

  课内循环与课外循环相结合

  《论反思创读,多重循环——理解教育的教学模型》

  ——熊川武2004年11月《上海教育科研》

  “理解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情绪发泄策略

  (二)兴趣融合策略

  (三)校内留学策略

  (四)教师奖励策略

  (五)罚后安抚策略

  (六)耐心等待策略

  (七)暗示意会策略

  (八)感受成功策略

  14校内留学策略

  1、学籍上更换班级的留学,即由甲班调往乙班。

  2、二是到其它班级学习某门学科的留学,即班级不变,可到其它班级听数学课、外语课等。

  从空间位置的改变——到学生的激励过程。

  原则:

  1、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原有班级发展受困的学生

  2、学生自愿选择和学校论证结合

  3、留学人数多少不作为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标准

  方法:

  1、转变观念(留学不等于惩罚学生,教师失职)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留学发展方案

  3、举行留学仪式和定期汇报

  罚后安抚策略

  理解教育提倡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但是反对宽容无边,理解“万能”,应当适时采取必要的批评或惩罚

  1、惩罚和奖励相结合

  2、惩罚和说理相结合

  3、惩罚和尊重相结合

  罚之有理(标准统一、公正、克服偏见和感情用事)

  罚之有度(建立多重次序、降低频率、避免滥用和累积)

  抚之有时(避免过早和过晚,【思考】为什么这样)

  抚之有法(给受罚学生话语权,罚抚程度要统一)

  “理解教育”的主要结论

  (1)教师对教育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2)真正的优秀教师是连后进生都能教好的教师,而只会教优秀学生的教师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

  (3)自我误解往往比相互误解更能使师生颓废

  (4)后进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成功”

  (5)在转化后进生上,感情的力量往往大于认知的力量;

  (6)任何教育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真才实学,做得实在,让学生得到实惠。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要如此;

  (7)欲求厌学者乐于学习应先使他喜欢要他学习的人。对“后进生”来说,教育者人格的魅力往往比重复过千百遍的道理更动人。

  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5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

  教学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改革的争议

  ——钟王论战

  王策三先生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提法提出质疑。指出在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轻视知识的思潮,进而对将这一提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批评,认为新课程改革“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全面进行批判乃至否定……无条件地(不理会社会现实.轻视知识教育)追求学生个人发展;把情感、意志提到第一位;不重视学科、书本知识,强调个人经验;主张探究、发现和活动教学而贬低传授接受特别是讲授;以学生为中心,弱化教师职能”

  新课程改革脱离实际,从概念出发,从理想出发等等。文章试图为应试教育正名和辩护,呼吁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认为“全面发展教育”能够表达素质教育的实质内容和确定的意义。并从知识、课程和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学轻教”、“重过程轻知识”的倾向给予批评。强调“反思”是必要的,一味“拍手”并不利于改革。

  观点摘要: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不妥且无依据。应该为全面发展的教育

  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宣传与讨论中,出现了一系列分歧和争论。不少学者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对立起来。

  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指出:“它将实

  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关于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它指出:“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

  到根本转变,……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

  16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

  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关于什么是课程和教学

  (1)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当前论者之所以轻视知识,把发展和知识对立起来,不了解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学生的各种发展是知识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的超越。

  将知识打开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认识的结果凝结在里面的,因而知识更内含有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这些不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那许多“珍宝”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地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1、知识观分为静态知识观和动态知识观

  通常将知识界定为间接经验(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直接经验(个体对事物的感知)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校教育中的间接经验被界定为现成的书本知识,而直接经验则被理解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学生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过程大都是分别进行或在彼此相互隔离的状态下进行的,即单一地、互不联系地掌握书本知识或获得感知经验,这种知识观被称为静态知识观,静态的知识观是对知识片面、机械的认识,它对知识和认知的理解不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是不科学的,因此,对教学过程刻画得越“精细”,则越远离真理。

  动态知识观:

  人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个体的认识过程是连续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即:增强课程内容(主要是指作为文化遗产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知识教育能够贴近实际,走进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激发学生从现实出发思考和探究未知世界的动机,进而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改变了以往知识和技能这一单一维度“一统天下”的格局,此举的目的在于恢复科目本身固有的多元价值,拓展科目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科目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和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2、知识的概念重建

  1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社会互动,即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特别是就“学校知识”的建构(知识习得)而言,乃是课堂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历程与结果。教师的知识无法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自己建构知识。

  “知识习得”的三层涵义

  (1)知识习得是学习者的经验的合理化或实用化,不是记忆事实;

  (2)知识(意义)习得不是被动灌输,而是主动建构的;

  (3)知识习得是学习者与他人互动与磋商而形成共识。

  3、“学习”概念的重建

  “学习”是通过经验,在行为、技能、能力、态度、性格、兴趣、知识、理解等方面产生持续变化的过程。

  学习不是单纯的现成知识的积累,而是“从一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是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好的课程不应当是预设好的死板的框架,它是随机生成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大学教育更重要。我们目前的中小学生近2亿,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这里说的不是培养数学家,而是国民的基本素质。按照这样的“新课标”,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育。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十年以后,长大成人的这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就悔之晚矣。

  18

篇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

  标与背景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

  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

  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

  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

  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

  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1、信息素养

  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

  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提咼

  2、信息素养

  3、创新与开放思维

  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

  神、道德的发展

  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

  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

  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

  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

  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

  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整体、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展。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自我、自然、社会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三者的和谐发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与经验

  2、形成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发展责任感

  3、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遵循的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2、体现学校的特色

  3、反映这所学校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遵循的原则:

  1、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处理学校统筹规划与过程展开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

  3、课内与课外时间的集合使用

  4、整合校内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整合起来。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

  1、整体观

  2、多元化

  3、过程性。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1、课题研究的研究性

  2、实际应用的设计性

  3、社会参观的体验性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

  5、自我建构性的反思性。

   7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研究性价值的定位:1、保持探究的兴趣

  2、丰富学习的体验

  3、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6、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1、防止成人化

  2、功能的过分窄化

  3、防止学科化。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培养科学的态度与科学道德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开放性

  2、问题性

  3、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4、层次的差异性。

  五、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1、开展科普讲座

  2、帮助选题

  3、确定课题与计划

  4、开展课题研究

  5、6、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

  1、主体多元化

  2、内容方法丰富性、灵活性

  3、手段方法多样化。

  七、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2、3、贯穿整个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方案的多样化。

   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善待自己

  5、关爱他人。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1、亲历性

  2、自主性

  3、协同性

  4、整合性。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建议:

  1、有所侧重

  2、贯穿过程

  3、学生参与

  4、激励功能

  1、自评他评

  2、定性定量

  3、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

  4、教师家长有关人员结合。

  第三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1C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界定:

  1、是对学生进行一阶段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2、是规定的某一学段的基本要求

  3、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可达到的4、是教材的开发者

  5、涉及到三维目标。

  二、框架的具体内容: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技术的陈述技术:

  1、必须是分层次陈述的度)

  2、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体验性)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4、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具体的表现程度。

   12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

  一、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1、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3、引发学生的思考

  4、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5、有利于师生互动

  6、体验规范性课题原则

  7、鼓励学生想象与思考

  &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余地。

  第四部分教学理念与策略 14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2、关注教学效率

  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教师具备反思的能力

  5、一套策略。

  二、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测量的3、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4、表现程度是学生学习之后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1舱学习方式的转变

  、国外学习方式的研究:1、研究性学习

  2、hang-on

  3、在计算机下的学习

  4、小课题与长作业。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因:

  1、基于什么是教育的思考

  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3、对课堂上的收获的理解。

  三、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明确教师的职责

  2、开发教育资源

  3、确立新的教学观。

   1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

  一、本次教学改革在下面几方面的突破:

  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习方式。

  第五部分课程与教材评价 19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1、目标取向的评价

  2、过程取向的评价

  3、主体取向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1、质性评定一量化评定

  2、侧重甑别一侧重发展

  3、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反应方式

  4、强调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重视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得出结论的过程

   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主体互动化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

  1、反馈调节

  2、展示激励

  3、记录成长

  4、反思总结

  5、积极导向。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1、科学性

  2、可行性

  3、灵活性

  4、有创意。

  四、实施保障:

  1、教师管理者的共识

  2、全社会的认同

  3、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第五部分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 2酵校一级的课程管理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

  1、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升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

  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2、坚持责权统

  一

  3、开发校内外课程

  4、正确处理三类课程的关系。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

  1、开发的目的(学生发展、家长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特色)

  2、开发的主体(教师)

  3、开发的方式(选用、改编、新编)

  4、范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

篇五: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

  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6.有效教学的策略:

  (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

  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4.教师的关注:

  (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

  16.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

  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

  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

  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

  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

  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

  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

  (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精选资料,欢迎下载。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新课程理念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2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9、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2、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33、(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

  多元智能理论;

  36、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7、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38、(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A)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41、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A\B\C)

  A.

  均衡性B.

  综合性C.

  选择性

  42、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A\B\C)

  A.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B.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C.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A\B)

  A.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C.

  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46、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A\B\C)

  A.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

  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48.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B\C)考试、选拔方式。

  A.

  学生自由选择

  B.

  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C.

  综合评价的49..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A\B\C)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50、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51、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B创新C变革

  52、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B发展C发扬

  53、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B改变C变化

  5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

  55、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

  5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5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5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5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60、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61、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6、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A、1/3B、2/3C、1/2D、1/46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7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

  7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72、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C)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

  73、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C)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76、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B)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77、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8、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7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80、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8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82、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A)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83、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A)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②研究教材。

  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④研究学生特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4、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

  85、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D)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86、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7、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

  88、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90、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D)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②教师观的转变

  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

  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91、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C)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92、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A)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

  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

  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

  ①②

  9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D)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4.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5、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A)

  ①均衡性

  ②综合性

  ③选择性

  ④系统性

  ⑤实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6、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98.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9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104、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10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B)

  A、均衡性

  发展性

  互补性

  B、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C、针对性

  发展性

  综合性

  D、针对性

  整合性

  自主性

  10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0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改革开放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和平与发展

  108.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

  A小康社会

  B信息化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09、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

  110、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B)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111、“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3、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5、(A)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国家课程标准

  B、地方教材

  C、校本教材

  D、教学大纲

  117、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D)次。

  A、B、4C、5D、8119、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A)

  意义更大。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

  120、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C),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

  121、(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122、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

  124、“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A)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25、(B)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28、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

  A、促进发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激励

  129、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

  130.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131.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13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

  133、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134、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135.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13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13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138.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

  140.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

  141.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142.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

  143.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44.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精选资料,欢迎下载。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答案要点: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3.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

  。CA非认知学习;B品德学习;C情感领域的学习;D行为习惯的学习。

  综合考虑加涅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它相当于布卢姆的情感领域学习。

  5.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CA认知失调;B经典条件反射;C效果律;D社会学习论。

  学习成功儿童进行了学习,获得了成功(强化),于是便有助于增强学习行为;学习受挫的儿童也进行了学习,但得到了不满意的结果,便倾向于削弱学习行为。显然,这是桑代克效果律的体现。

  6.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D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根据观察学习的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观察到榜样行为受到惩罚,会间接地在观察者身上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观察者的不良行为。为使榜样发挥教育作用,不仅要让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还要看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看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7.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D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应;C人的悟性;D替代惩罚。

  “杀一”是指少数人做出了坏行为并受到了惩罚,“儆百”是让观察者看到其行为及其行为的不良后果,而替代性地在自己身上也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不良行为,这里观察学习的替代效应也叫替代惩罚。

  9.价值观辨析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BA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D认知心理学。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C)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B)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B)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D)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D)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2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C)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A)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4.人们对英雄行为、文化古迹等做出的赞美和感叹是下列哪项情感(A)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正义感

  26.一个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待人诚实,乐于奉献。表现出他性格的(A)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27.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存在(A)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影响关系

  D.不相关关系

  30.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一种倾向是(D)

  A.主导动机

  B.社会需要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31.再认能力的最佳年龄研究表明,青少年抽象图形再认的高峰期是(B)

  A.小学高年级

  B.少年期

  C.高中阶段

  D.大学时期

  32.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下列哪种关系(B)

  A.V型曲线

  B.倒转的U型曲线

  C.W型曲线

  D.呈正比例关系

  33.在个体发展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B)

  A.人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抽象思维

  B.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C.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

  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

  3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青少年人际关系(C)

  A.亲子关系

  B.朋友关系

  C.合同关系

  D.师生关系

  35.特殊能力指下列哪一选项(C)

  A.记忆力

  B.想像力

  C.音乐节奏感

  D.观察力

  36.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绪的外部表现(D)

  A.皮肤电变化

  B.呼吸变化

  C.脑电变化

  D.言语表情

  37.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D)

  A.感觉

  B.知觉

  C.运动知觉

  D.时间知觉

  3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B)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40.依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平衡觉及听觉协同获得的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是(A)

  A.空间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社会知觉

  41.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这种思维的类型属于(A)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形象思维

  D.形式逻辑思维

  42.再认能力的最佳年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词的再认高峰期是(B)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时期

  C.高中时期

  D.大学时期

  43.下列哪一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内容(A)

  A.需要、动机、兴趣

  B.需要、能力、性格

  C.动机、能力、性格

  D.能力、气质、性格

  46.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C)

  A.稳定态度B.习惯化行为方式C.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

  D.能动反映

  48.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D)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50.动机是指(B)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A.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B.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C.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D.个人对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一种倾向

  52.在下列哪一项活动中,运用了再造想像(D)

  A.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B.科技人员研制出了一台新机器

  C.舞蹈演员编排新动作

  D.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像新建筑物的形状

  53.意志行动以下列哪一项为其行动的基础(C)

  A.自觉地行动目的B.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

  C.随意运动

  D.克服内外困难

  54.理性情绪理论认为,引起情绪障碍的是(B)

  A.诱发事件本身

  B.对事件的评价

  C.当事人的情绪与行为结果

  D.A、B、C都是

  5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表现了(B)

  A.情绪的两极性作用

  B.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C.情绪与认识的关系

  D.A、B、C都不是

  56.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主体活动

  57.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绪产生的基础(A)

  A.生理需要

  B.社会需要

  C.态度

  D.需要

  58.通过外部分析器的活动,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是(A)

  A.外部感觉

  B.感觉

  C.内部感觉

  D.视听觉

  60.按需要的性质,它可以分成(B)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外部和内部需要

  D.低级和高级需要61.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规律的是(C)

  A.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

  B.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心理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

  62.一个人在思维中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D)

  A.思维的逻辑性

  B.思维独立性

  C.思维的灵活性

  D.思维批判性

  64.下列哪项是原始情绪分类(C)

  A.心境激情应激

  B.心境愤怒悲哀快乐

  C.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D.快乐悲哀愤怒绝望

  68.注意是一种(B)

  A.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B.心理活动

  C.个性

  D.气质

  69.一个学生以语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心智活动,这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C)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言语阶段

  73.在思维过程中,从看似相似或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点的比较,属于下列哪种比较形式?(A)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同时对比

  D.前后对照

  74.下列选项哪一项是正确的气质类型差异(A)

  A.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

  B.胆汁质、黄胆汁、黑胆汁、黏液质

  C.活泼型、安静型、弱型、不可遏制型

  75.“己所不砍,勿施于人”反映了下列哪项内容(C)

  A.第一印象

  B.积极主动

  C.移情理解

  D.相互接纳

  76.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感产生的基础(D)

  A.生理需要

  B.需要

  C.态度

  D.社会需要

  77.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人是(C)

  A.比奈

  B.西蒙

  C.雅孟

  D.韦克斯勒

  79.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D)

  A.思维

  B.注意

  C.识记

  D.观察

  80.练习到了后期,出现了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也叫(A)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A.高原现象

  B.顶点原理

  C.绝对停滞现象

  D.效果率

  81.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83.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D)

  A.形象性和系统性B.抽象性和逻辑性C.具体形象性和直观性D.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

  84.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这会影响对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个现象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D)

  A.问题情境

  B.知识的迁移

  C.原型启发

  D.定势

  85.—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B)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86.下列哪种选项是一般能力(A)

  A.思维力

  B.自制力

  C.绘画能力

  D.数学能力

  87.通过医院或咨询中心的心理门诊进行的心理咨询是(B)

  A.现场咨询

  B.面谈咨询

  C.小组咨询

  D.间接咨询

  9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91.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是下列哪一项(C)

  A.178B.168C.187D.189792.下列哪—项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并且是思维的基本形式(B)

  A.语词

  B.概念

  C.分析

  D.抽象

  93.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属于(C)

  A.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B.动物独有的C.人类特有的D.无条件反射

  94.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C)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96.爱国主义情感居于下列哪项情感(B)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97.下列选项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C)

  A.理解

  B.保密

  C.自然适度

  D.促进成长

  99.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稳固的动作系统是(D

  A.知识

  B.能力

  C.智力

  D.技能

  101.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C)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103.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A)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推荐访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知识要点 基础教育 中国 改革发展

版权所有:凯歌秘书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凯歌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凯歌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901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