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歌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通用4篇)

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通用4篇)

时间:2024-01-02 11:00:1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通用4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4篇

第1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地位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地位观;
教育目标观;
教育改革观;
教育基础观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分析,从教育地位、教育目标、教育改革、教育基础等方茴实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对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教育思想,形成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教育地位观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方面。

邓小平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地位。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他看来,教育和科技都是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大事。邓小平重视教育,他认为: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抓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为了要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他以前指出:我们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在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下,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思想,强调将教育纳人国民经济战略发展的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切实将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江泽民指出: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开发和培养科技人才,普及和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和水平,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胡锦涛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对教育地位作出了一个新的定位,把教育问题放在加快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二、教育目标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四有”目标集中反映了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它既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又是教育实践的新的理论指南,对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继承邓小平“四有”新人目标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教育要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江泽民还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增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实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

胡锦涛强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把优先发展教育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新的更高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理解的逐步深化与科学化,也反映了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坚定信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全民受教育水准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教育改革观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思想,提出了“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江泽民提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都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标准等,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合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为了适合新的形势,我们要实行教育体系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持续地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合的教育体制,努力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人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点,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胡锦涛突出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有着许很多多的间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点,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好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教育基础观

重视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邓小平指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他分析我国现实和基础教育现状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从全局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工作,强调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各级领导必须重视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办学实体,才有可能推行素质教育,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才有可能通过创造和积累逐步探索出实行素质教育的规律,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新晨范文网

江泽民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升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光辉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动。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不重视。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就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积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切实增强管理,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开创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胡锦涛强调要让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基在基础教育。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新形势下基础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在抓好义务教育这个战略重点的同时,还要促动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建立有利于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地位

第2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的最直接最深刻最现实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上下求索,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努力,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伟大建设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创的,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建立在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基础上的,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2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主题都是紧紧围绕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胜利的伟大旗帜,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紧紧抓住旗帜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深理解,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自信和自觉。

第3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有了更

进一步的认识, 对我们现行的理论、 道路、制度更加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然而

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搞的就是资本主义,我们的现行体制也不够民主,下面我就对几个人们不管私底下或者台面上讨论比较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对人们谈论的姓 “资 ”还是姓 “社 ”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

度,谈到资本主义我们会跟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等内容联系起来,而社会主义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资本主义是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主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
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主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因此,我们的制度跟资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优越性体现在为全民谋求利益,释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围绕这个本质、服务于这个本质的改革和制度建设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而不等同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路线,不照搬照抄理论界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条,探寻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允许一定程

度的私有制存在,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 ”,并鼓励他们兴业增收,从而 “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不可否认,我们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些好的东西,在物品没有极大丰富和生产力还有待发展的时候,为了刺激人们的积极性,我们允许和鼓

励私有制存在。我们秉承 “拿来主义 ”,允许私有制存在不代表我们的制度就成了资本主义制度,我们的根本宗旨没变,我们仍然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权有了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求的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需要一个先进有代表性的群体来带领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一是从我国的国民性格来看,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先进

的、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体来领导和管理偌大的中国。中

国历来就是一个讲求 “兼容并包 ”的国度,儒家思想如此,汉

民族亦是在与周边民族、国家相互征伐中整合、吸纳其他民

族而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又提倡 “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个民族或者说多重民族个性集聚

的,对内允许提不同意见,对外要求 “和衷共济 ”、 “大一统 ” 思想的一个民族。

古语说 “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那么内在的 “百家争鸣 ”突破了外在的 “大一统 ”很大可能导致分裂,如果有强大的主张 “大一统 ”的人群处在主导地位,那


么将很快实现统一。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历史告诉我们,中

国版图最大,经济最强盛时期,无不是中央领导力最突出和

集中的时期。我们常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体现了国人的一种内

在的利己主义, 个人如此, 利益团体如此 .... 兄“弟阋于墙而御

辱于外 ”,中国人虽然内在利己, 但是生死存亡关头总能团结一致,这也就是我们民族优秀之处。

二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来看,共产党的领导让我国摆脱了贫穷积弱、军阀混战、多国蹂躏的屈辱历史。我们今天的祖国是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就会重新陷人四分五裂、贫弱不堪的境地,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先进、最伟大的政治集团。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的航船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

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建国 60 多年来,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国家经济建设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泰民安。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赢得世界人民尊敬的新中国。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最忠实代表者,是最杰出、最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新中国的奠基者,也是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方向前进的开拓者。

最后,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点认识。

古语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历来就有民主政治的土壤,因此 “民主 ”并非舶来品,只是同西方的 “民主 ” 有所不同。

说起西方的 “民主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什么 “多党

制”、“议会制 ”等特征, 前面提到过其本质特征是财团政党政治,西方所谓的普选多是大财团用金钱铺就的政治主张营销

道路,一方面哪种主张迎合多数人, 另一方面财团砸钱越多,宣传越到位,越容易赢得选民,因此部分人主导的财团容易

占据主导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选举制度也体现了部分民意。而我国的民主更体现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民本主义,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还是而今由习、李掀起的反腐浪潮,都是权力运行体现人民意志的表现,我国从人民中间选举代表,由人民代表参与国家政策的讨论和制定,体现的意志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一言以蔽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任何国家制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民主,东西方的民主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对一国而言,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西方如此,中国亦然,我们选择的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理论和道路。

第4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陈 龙

近期在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经过拨乱反正和经过开展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百废待兴,人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疑惑,诸如: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下一步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家、人民都期待着回答。小平同志真知灼见地告诉全国人民,“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的经验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他还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为我们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本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中国人民只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大潮中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就会实现。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力求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社会主义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虽然在社会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有带动后富起来的多数人共同富裕的任务。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时会不断地制定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我们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就会越来越少,而达到和超过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我国的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就会不断地彻底地得到解决。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就会明确地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光荣地承担起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类最进步、最文明、最高级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的集体的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大地高尚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坚定而有效地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发展社会生产力。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邓小平南巡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巨大解放,经济建设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我们党没有照搬照套资本主义解决通货膨胀的那一套理论,而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利用财政手段,紧缩银根,发展经济等多项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而起时,我们党再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不仅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而且使国内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 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学习,本人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推荐访问:学习心得 通用 特色 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通用4篇) 2023主题教育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2022年主题教育第三专题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凯歌秘书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凯歌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凯歌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9017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