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歌秘书网>心得体会 >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10篇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2-06-21 19:50:02 心得体会 浏览量: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10篇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在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大劫难中,北川县公安局144名民警中有20多人遇难、70多人失踪。地震刚过,劫后余生的全局民警迅速集结,在副局长李x进的带领下,营救被困人员,维持治安秩序,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报告灾情。这也是北川震区第一支投入抗震救灾的有生力量。而很少有人知道,李跃进在这次地震中刚刚遭受了丧子失母亡妻之痛。

  大爱因国殇而深沉。民警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也有至爱亲朋,也有骨肉亲情,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头上有枚闪闪发光的警徽,这警徽让他们时刻不忘使命。灾区的父老乡亲就是他们最亲的亲人,瓦砾下埋着的都是他们的同胞手足,为挽救百姓的生命、减轻百姓的苦痛,他们别无选择。

  也许,与巨大的灾难相抗衡,他们的力量是单薄的,他们的手段是原始的,能够营救的被埋群众是有限的,但他们能够以一个警察所能达到的极速出现在受灾群众身边,带给灾区人民信心和力量。谁敢说,因此而凝聚起的精神力量抵不上液压剪、千斤顶和挖掘机,不是抵御震灾的一大“法宝”?

  这些天,太多像这类舍小家顾大家的民警救灾故事,打动着我们的心、湿润了我们的眼。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3位亲人,但她没有回过一趟家,几天几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劳累伴随着悲痛侵袭着她的身心,以致她晕倒在执勤现场。江油县公安局的“妈妈民警”蒋小娟,看到失去母亲的婴儿嗷嗷待哺,她没有丝毫犹豫,当众敞露胸怀,用自己的乳汁给了饥饿的孩子一份母爱的关怀,而她却把自己半岁大的儿子托付给了母亲。

  敬畏生命,首要前提就是对自己的职责不抛弃、不放弃;告慰亡灵,最好的方式就是对逝者的未竟事业无限热爱、奋力拓展。记住巴金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句话吧:“忠实地生活,正直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预备贡献出我的一切。”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多难兴邦。应对98年抗洪、03年抗击非典和年初抗击冰雪灾害以及罕见的“5.12”地震大救援,中华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灾难面前凝聚起一种感动苍生万物的精神力量,用团结和坚强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美篇章!

  率武警官兵31小时生死挺进汶川的师参谋长王毅,数次飞越灾区创下无世界先例的紧急大投送的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刘文力,地震时喊出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北川县长经大忠,4次冲进教室一个都不少地救出52名学生的小学老师周汝兰,豁出命来冲进随时可能爆炸的宝成线109隧道的略阳工务段马蹄湾桥路车间副主任柴桦林,失去7位亲人仍连续坚持手术的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黄琼,昼夜掩埋遇难者遗体数次累倒的四川省青川木鱼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忠兴和每一位英模在危难关头展现出的大爱和坚强,一次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感动的眼泪伴着掌声流淌。

  眼下正是湖南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英模们的感人故事带给我们更强的信念去战胜灾难,保护家园!

  连日来,南方地区的连续大范围强降雨引发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全国数千万人受灾在湖南,旅游客运码头因洪水过境成为一片汪洋;在湖北,7轮暴雨已造成8人死亡320万人以上受灾;在广东,4场集中降雨创下该省1951年以来同期降雨量最高记录;在广西,近千万人口受灾,约3000所学校损坏,水毁公路高达5000多条

  面对洪灾带来的损失,我们要以抗震英模为榜样,努力把抗震救灾精神化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充分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准备,以更大的决心信心战胜困难

  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都没有压倒坚强的中国人民,洪水来临有什么可怕?抗震英模的事迹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众志成城,让灾难在我们面前低头!感动中国的洪战辉说

  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让广州军区某舟桥部队战士李伟感慨万千激情澎湃同为人民子弟兵,王毅参谋长的一言一行都让我感到敬佩和鼓舞!我们已经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好服从命令,打好抗洪抢险的硬仗!

  危难面前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历程中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力量面对主汛期的洪涝危险,我们不仅要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采取科学的抗灾方法。

  这次512地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震区人民的灾难,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身上闪耀着的民族之光这些英雄让我们重新有了信心和勇气,是我们战胜所有灾难最强有力的号召力量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希望!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灾区人民的主体作用。从“5·12”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四川便进入了一个极为特殊而关键的时期。自强自立自救的精神与坚定坚强坚韧的意志相互激励,我们勇敢地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来,强忍悲痛,自救互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从灾难中学习,从灾难中汲取信心,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强大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喊出了灾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共同心声:“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带着泥土和草根的芳香,两条朴实无华的标语展现出灾区人民昂扬向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精神状态。

  灾区人民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创造者。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是一个原地起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起跳的过程,既具有抗震救灾普适的共性,也具有从灾区实际出发的鲜明个性。抗震救灾的精神取向,应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行为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张扬。青川农民的两条标语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亿万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震出了灾区人民的坚强意志,更激发了灾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创业精神、拼搏精神、英雄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条标语——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灾后恢复重建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灾区急需恢复的基础设施和灾区群众急盼回归的日常生活,还要以长远的眼光、人性的视角、科学的举措,谋划灾区未来的持续发展。作为一场攻坚战,不能没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总动员;作为一场持久战,不能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主创业。走进今日灾区,田坎上,河滩头,公路旁,到处可见自搭自建的过渡安置房,到处可见灾区群众不等不靠、重建家园的忙碌身影。废墟上站起的四川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都有一种共同愿望,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抓住恢复重建的机遇,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培植自我再生的造血功能。

  两条标语——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山高水急的巴蜀大地培育了四川人民敢为人先、智慧包容、自强不息、坚韧奋进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四川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独特品格。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四川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表现出无比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山垮了,路毁了,水断了,房塌了,粮没了,但灾区人民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他们知道,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不抛弃,不放弃”;“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从灾难中活下来的灾区人民更加懂得吃苦耐劳,更加懂得拼搏求生,更加懂得感恩图报。用灾区群众的话说:双手在,希望就在;脚踏实地,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两条标语——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精神。汶川地震灾难彰显四川人民的英雄本色:越是苦难越是坚强,越是苦难越是团结,越是苦难越是奋进。山摇地动间,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上爬出来,奋力救出两个同学;三岁多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抱出来时,一个敬礼感动中国;埋在废墟下的女孩邓清清打着手电筒看书,这一幕感动世界——他们的原生态行为,传承着一种大无畏的“川军精神”。一个外国记者在绵竹灾区采访,亲眼看到失去房屋、家人和财产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认为“中国农民是人类的一座丰碑”。青川农民的两条标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样一种不弯腰、不低头、不服输的英雄精神。

  两条标语——一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生在世,要让自己的血肉之躯得以保存,更要用自己的双手做事。面对地震灾难,逝者已去,活下来的人不但要挺起脊梁,奋起工作,而且要努力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穿越灾难,重建家园,灾区人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尊重科学,更加懂得求真务实。灾后恢复重建,任何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必须坚决杜绝。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4

  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也让全国人民心系情牵。我国政府与民间、官员或百姓,各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以最快的反应、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对此次突发危机及时、公开、高效、人性化的应对使中国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国旗第一次为苍生而降,黎民第一次享国哀,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族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太多的开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坚强、成熟、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一个现代中国正在崛起。

  民族脊梁是这样挺起的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抗震救灾正有力有序有效进行。这次抗震救灾,给人以不凡的启示。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5·12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大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立即赶赴四川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16日上午,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赶往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强调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广大党员和干部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毫不畏惧和退缩,在危难关头勇当抗震救灾的先锋队和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努力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雅安市雨城区、汉源县、天全县等地在第一时间分别成立了上千人的党员抢险突击队和青年抢险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紧急抢救受困伤员。德阳市组织了6.1万名党员组成250支服务队、抢险队先后从垮塌房屋中救出被困、受伤群众6000余人。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15位亲人,忍痛救灾,展现人性中最坚强的一面。各地广大共产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截至26日12时,全国共收到“特殊党费”17.73亿元。

  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天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各省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人们莫不尽己所能出一分力。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2日12时,共接受国内外捐款214.16亿元。

  人民子弟兵发挥了抗震救灾突击队的作用

  从汶川地震的消息揪住我们每个人的心的那一刻起,另一条被不断更新的消息也几乎在同步鼓励着我们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镇定、坚强,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直接、有力、果断的指挥下,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出动,直奔灾区。十万精锐之师在短短三天内,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救援大行动。危难之际,海陆空三军各显神威,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把救援兵力分布到受灾的各个村镇,不仅让灾区的百姓群众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也使全国人民看到了钢铁般意志的伟大力量,凝聚起亿万民众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在人民特别是灾区百姓群众的心中,人民子弟兵就是他们的救星!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5

  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也让全国人民心系情牵。我国政府与民间、官员或百姓,各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以最快的反应、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对此次突发危机及时、公开、高效、人性化的应对使中国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国旗第一次为苍生而降,黎民第一次享国哀,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族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太多的开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坚强、成熟、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一个现代中国正在崛起。

  民族脊梁是这样挺起的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抗震救灾正有力有序有效进行。这次抗震救灾,给人以不凡的启示。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5·12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大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立即赶赴四川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16日上午,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赶往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强调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广大党员和干部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毫不畏惧和退缩,在危难关头勇当抗震救灾的先锋队和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努力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雅安市雨城区、汉源县、天全县等地在第一时间分别成立了上千人的党员抢险突击队和青年抢险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紧急抢救受困伤员。德阳市组织了6.1万名党员组成250支服务队、抢险队先后从垮塌房屋中救出被困、受伤群众6000余人。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15位亲人,忍痛救灾,展现人性中最坚强的一面。各地广大共产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截至26日12时,全国共收到“特殊党费”17.73亿元。

  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天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各省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人们莫不尽己所能出一分力。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2日12时,共接受国内外捐款214.16亿元。

  人民子弟兵发挥了抗震救灾突击队的作用

  从汶川地震的消息揪住我们每个人的心的那一刻起,另一条被不断更新的消息也几乎在同步鼓励着我们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镇定、坚强,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直接、有力、果断的指挥下,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出动,直奔灾区。十万精锐之师在短短三天内,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救援大行动。危难之际,海陆空三军各显神威,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把救援兵力分布到受灾的各个村镇,不仅让灾区的百姓群众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也使全国人民看到了钢铁般意志的伟大力量,凝聚起亿万民众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在人民特别是灾区百姓群众的心中,人民子弟兵就是他们的救星!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6

  危难面前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历程中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力量面对主汛期的洪涝危险,我们不仅要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采取科学的抗灾方法。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学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最新三篇。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7

  多难兴邦。应对98年抗洪、03年抗击非典和年初抗击冰雪灾害以及罕见的“5.12”地震大救援,中华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灾难面前凝聚起一种感动苍生万物的精神力量,用团结和坚强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美篇章!

  率武警官兵31小时生死挺进汶川的师参谋长王毅,数次飞越灾区创下无世界先例的紧急大投送的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刘文力,地震时喊出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北川县长经大忠,4次冲进教室一个都不少地救出52名学生的小学老师周汝兰,豁出命来冲进随时可能爆炸的宝成线109隧道的略阳工务段马蹄湾桥路车间副主任柴桦林,失去7位亲人仍连续坚持手术的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黄琼,昼夜掩埋遇难者遗体数次累倒的四川省青川木鱼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忠兴和每一位英模在危难关头展现出的大爱和坚强,一次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感动的眼泪伴着掌声流淌。

  眼下正是湖南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英模们的感人故事带给我们更强的信念去战胜灾难,保护家园!

  连日来,南方地区的连续大范围强降雨引发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全国数千万人受灾在湖南,旅游客运码头因洪水过境成为一片汪洋;在湖北,7轮暴雨已造成8人死亡320万人以上受灾;在广东,4场集中降雨创下该省1951年以来同期降雨量最高记录;在广西,近千万人口受灾,约3000所学校损坏,水毁公路高达5000多条

  面对洪灾带来的损失,我们要以抗震英模为榜样,努力把抗震救灾精神化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充分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准备,以更大的决心信心战胜困难

  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都没有压倒坚强的中国人民,洪水来临有什么可怕?抗震英模的事迹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众志成城,让灾难在我们面前低头!感动中国的洪战辉说

  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让广州军区某舟桥部队战士李伟感慨万千激情澎湃同为人民子弟兵,王毅参谋长的一言一行都让我感到敬佩和鼓舞!我们已经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好服从命令,打好抗洪抢险的硬仗!

  危难面前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历程中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力量面对主汛期的洪涝危险,我们不仅要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采取科学的抗灾方法。

  这次512地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震区人民的灾难,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身上闪耀着的民族之光这些英雄让我们重新有了信心和勇气,是我们战胜所有灾难最强有力的号召力量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希望!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8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巨大的力,当这股力累积倒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变形、弯曲。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岩层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缠身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地震,另一类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涡地震等。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幸存的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矮小的房间、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户外的场合遭遇地震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

  当大地剧烈摇晃,使人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身边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错了,这些看上去结结实实、安安全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很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但是,要逃生,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不该有的损失。

  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不能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这样反而伤害自己。应该尽量闭目养神,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容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

  只要沉着、冷静地静观灾变,就有可能躲避这次地震。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9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念天地之悠悠,人类史也不过如白驹过隙;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我们无可否认人之渺小。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条艰难蜿蜒前行的道路。像风刀霜剑、山崩地裂等等,千百年来,常伴人类行路之旁。但也正是环境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磨炼,让人类越来越坚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闪亮,亦彰显此一道理:精神家园,玉汝于成。

  且不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天灾人祸,最终走向胜利的历程,仅以当代中国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意志,便是艰难困苦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襄未来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更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永恒来源。像“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等抗震之众志成城的场景,以及灾后万众一心的重建历程,都凝结和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它也自然而然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于“中国精神”的王冠之巅,激励着中国人民鼓起风帆、面向未来。

  灾难亦有时,痛苦也会慢慢湮灭,但自然与历史的周期率,仍可能规律性的发生。像自然灾害,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一些人为灾害,也可能因我们的记忆抹去过快而再次发生。因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别是那些让我们战胜千难万苦的经验、意志与精神,更是我们应永远记取的珍宝,它是我们纵观古今、连接未来必不少的链条和支柱。

  因此,将那些“抗震救灾精神”,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文艺作品,让其再现,并教育一代又一代后人,从中吸取精神的营养,让后人走得更稳、更好,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固若金汤。这其中,人民艺术家们的责任重大。我们常说,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要融入时代。当然,表现小我,也是时代的侧映,但是,如果艺术工作者总是将身心囿于偏狭的小我之域,就难以看清时代的张力,无法亲近时代澎湃的精神,就难以把诸如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精神”的伟大,得以展现于天地间。

  像汶川等抗震与重建的过程,不仅是一场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物质重建过程,它更是一场精神家园的精耕深构历程。当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能真正深入重建的灾区,从环境的改变,前后的对比;灾区人民心灵创伤的抚慰和无畏前行中,就能从中感受到国人感恩深如海、爱心无远弗界的伟大。当艺术工作者将身心投入其间,把抗震救灾精神,融入生活、融进血液,做到见物见人见精神时,就能以艺术的力量、精神的鼓舞,将一个玉汝于成的精神家园,立体地展现于国人的心灵之城上;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精神”,就会飘扬于重新鼓帆远航的猎猎旗风里。

缅怀5.1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0

  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灾区人民的主体作用。从“5·12”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四川便进入了一个极为特殊而关键的时期。自强自立自救的精神与坚定坚强坚韧的意志相互激励,我们勇敢地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来,强忍悲痛,自救互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从灾难中学习,从灾难中汲取信心,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强大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喊出了灾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共同心声:“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带着泥土和草根的芳香,两条朴实无华的标语展现出灾区人民昂扬向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精神状态。

  灾区人民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创造者。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是一个原地起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起跳的过程,既具有抗震救灾普适的共性,也具有从灾区实际出发的鲜明个性。抗震救灾的精神取向,应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行为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张扬。青川农民的两条标语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亿万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震出了灾区人民的坚强意志,更激发了灾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创业精神、拼搏精神、英雄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条标语——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灾后恢复重建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灾区急需恢复的基础设施和灾区群众急盼回归的日常生活,还要以长远的眼光、人性的视角、科学的举措,谋划灾区未来的持续发展。作为一场攻坚战,不能没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总动员;作为一场持久战,不能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主创业。走进今日灾区,田坎上,河滩头,公路旁,到处可见自搭自建的过渡安置房,到处可见灾区群众不等不靠、重建家园的忙碌身影。废墟上站起的四川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都有一种共同愿望,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抓住恢复重建的机遇,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培植自我再生的造血功能。

  两条标语——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山高水急的巴蜀大地培育了四川人民敢为人先、智慧包容、自强不息、坚韧奋进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四川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独特品格。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四川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表现出无比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山垮了,路毁了,水断了,房塌了,粮没了,但灾区人民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他们知道,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不抛弃,不放弃”;“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从灾难中活下来的灾区人民更加懂得吃苦耐劳,更加懂得拼搏求生,更加懂得感恩图报。用灾区群众的话说:双手在,希望就在;脚踏实地,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两条标语——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精神。汶川地震灾难彰显四川人民的英雄本色:越是苦难越是坚强,越是苦难越是团结,越是苦难越是奋进。山摇地动间,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上爬出来,奋力救出两个同学;三岁多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抱出来时,一个敬礼感动中国;埋在废墟下的女孩邓清清打着手电筒看书,这一幕感动世界——他们的原生态行为,传承着一种大无畏的“川军精神”。一个外国记者在绵竹灾区采访,亲眼看到失去房屋、家人和财产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认为“中国农民是人类的一座丰碑”。青川农民的两条标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样一种不弯腰、不低头、不服输的英雄精神。

  两条标语——一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生在世,要让自己的血肉之躯得以保存,更要用自己的双手做事。面对地震灾难,逝者已去,活下来的人不但要挺起脊梁,奋起工作,而且要努力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穿越灾难,重建家园,灾区人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尊重科学,更加懂得求真务实。灾后恢复重建,任何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必须坚决杜绝。

推荐访问:抗震 救灾 心得体会 抗震救灾精神感想 关于抗震救灾的心得体会 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体会 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感想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500字 总结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感悟 抗震救灾思想感悟

版权所有:凯歌秘书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凯歌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凯歌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渝ICP备19017109号-2